图:戴耀廷提出的“雷动计划”在2016年立会选举前,透过通讯平台在投票日指挥选民按其弃保名单来投票。
2016年立法会换届选举出现大量不正常现象,包括一些报名前不肯参与反对派内部协调的候选人,在投票日前夕突然宣布停止选举工程,转而呼吁支持者投其他反对派候选人,但其实部分人并非自愿,例如当时的新民主同盟关永业就直言自己被“民主恶势力”逼退。无独有偶,由戴耀廷提出的“雷动计划”则在选前召集策略性投票的选民,透过通讯平台在投票日指挥选民按其弃保名单来投票,而其弃保名单完全是“黑箱操作”下炮制出来的。
指挥选民投票
戴耀廷所谓的“雷动计划”,涉嫌透过经操控的偏颇民调,教导选民在立法会选举投票日作“策略投票”,支持“选情危急”的反对派候选人。法例订明禁止任何人影响或意图影响选民的投票意向,但“雷动计划”却公然为反对派“配票”,建制派纷纷要求执法部门彻查事件。
2017年11月,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举行特别会议,讨论有关选举安排检讨咨询文件。民建联张国钧在会议上指出,“雷动计划”很明显影响选举结果,不单建制派受影响,甚至反对派也受到影响。张国钧反问,香港社会是否要继续纵容有人干预选举结果,认为政府应该规管。
2018年5月,政府完成选举安排检讨的咨询,对于建制派批评“雷动计划”影响投票结果,认为要禁止机构在投票日之前公布民调,报告建议,认为现阶段不适宜将票站调查的规管延伸至投票日之前的选举调查。当时的议员担心反对派只会更明目张胆进行“雷动计划”。\大公报记者冼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