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睇真啲❶/剑击 格斗芭蕾

2021-08-01 04:23: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对手都是世界冠军,落后时,我告诉自己,没理由因为发脾气而输掉……我会一剑一剑追上。”张家朗,香港的金牌传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家朗与香港运动员向大家展示什么是奥运精神:跌倒、起身、继续向前!

  剑手英姿飒飒在赛道上短兵相接的画面近日“圈粉”无数,然而,这项运动的赛规和“秘技”,大家又知道多少?张家朗、蔡俊彦、张小伦及吴诺弘今日将出战男子花剑团体赛,“‘体’真啲”系列第一集,率先介绍剑击运动,让大家边睇边学,为香港队打气!

  “绅士运动”历史悠久

  剑击运动历史悠久,源于古时的欧洲,由士兵接受的剑术训练演变而来。根据文献,首部有关剑击技术的著作由西班牙人撰写,故西班牙被视为现代剑击运动的发祥地。在14世纪末,剑击随着西班牙的军事拓展,流传至欧洲各地。到19世纪后期,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剑击协会。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举行,剑击已是比赛项目之一。女子个人花剑则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开始成为比赛项目。

  基本装备:

  面罩

  手套

  剑:花剑、重剑、佩剑

  长袜

  鞋

  剑种类:

  花剑:源于意大利,剑身富弹性,长方形刃,全长约110厘米,剑身长为90厘米,重500克。

  重剑:源于法国武士决斗时用的武器,全长约110厘米,剑身长90厘米,重770克。

  佩剑:源于匈牙利骑兵队所使用的武器,全约长105厘米,剑身长不超过88厘米,重500克。

  攻击得分位置

  花剑:以剑尖攻击对方颈部以下至大腿以上的部分及背部取分。花剑比赛中若双方同时击中对手,拥有攻击优先权的一方,即先出剑攻击而击中者得分。

  重剑:只有剑尖击中有效,剑身横击无效。击中有效部位包括全身即:躯干、腿脚、手、臂以及头盔。

  佩剑:佩剑可刺可劈,只要击中对方腰以上任何位置便可得分。

  弓步前刺:

  预备──实战姿势

  后手:协助身体保持平衡,可自然摆放

  上身:保持挺直

  前手:剑指向对方

  双腿:微屈,重心轻微下沉

  后脚:蹬腿把身体推向前

  后脚掌:脚尖指向侧面

  前脚掌:脚尖指向前方

  出击──弓步前刺

  前手:手臂伸直,把剑尖刺在对手身上

  前脚:提起脚尖,向前踏步。脚跟先着地,前脚掌着地后重心稳定地移至前脚

小腿和地面约成90度,把向前冲的身体煞停

  赛道:

  赛道总长:14米

  赛道阔:阔1.5-2米

  底线:运动员双脚不得越过剑道的底线,否则会被“罚一剑”,即对方得一分。

  警告线:警告区可使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以提醒运动员警告区位置。

  预备线:比赛开始时,运动员应各自站在预备线,身后5米的剑道是其活动空间。

  裁判器:

  绿灯或红灯:刺中有效部位会亮彩灯(不同颜色代表不同选手)。

  白灯:刺中无效部位。 黄灯:剑的不绝缘部分接触到导电背心。

  比赛规则:

  剑击个人赛:

  先以小组循环形式作比赛,小组中有五至七个剑手,他们要在3分钟内先取得5分为胜。其后会按名次进行直接淘汰赛,每场赛事分三局进行,每局3分钟,局间有1分钟休息时间。其中一名剑手先击中对手15剑,或者于比赛时间内击中对手较多次数便获胜。比赛时间结束时,如果出现双方平分,比赛会加时1分钟,并采用“即时死亡赛制”,即最先击中对手的一方为之获胜。

  剑击团队赛:

  采用直接淘汰赛制来决定胜负。对赛的每队由3位主要剑手组成,另加1位后备剑手。每场比赛以每局3分钟及5剑为限,一共九局。三位主要剑手轮流比赛,先取得45分的队伍为胜。

  话你知

  Q:什么是“进攻权”?

  A:花剑规则中有一项“进攻权”,运动员要先发动攻势才有权得分,而被攻击者须先做出有效抵挡动作后,再进攻击中对手才算有效得分。若双方同时进攻,并同时击中(或一方击中)无效部位,不作判决,比赛继续。

  Q:怎样取得“进攻权”?

  A:第一,主动接触对方的剑。第二,利用剑击步法上前,当对方后退、停止不动时,你主动上前的话,裁判就会视为你有剑击进攻权。第三,对方有进攻权时的攻击打空。

  Q:电动剑尖要受压多少才会产生信号?

  A:花剑:只准用剑尖刺对方的有效部位,而电动剑尖必须有超过500克的压力,才能使裁判器亮灯。重剑:电动剑尖要有大于750克压力,裁判器才会显示信号。

  Q:比赛一日,随时“移动”了10km?

  A:剑击比赛中有所谓“距离规律”。男子花剑和男子重剑运动员的单场淘汰赛移动距离均在900米以上,如果加上准备活动、小组赛、淘汰赛,以及比赛间隙的移动,以五场淘汰赛计算,男子花剑和男子重剑选手全天比赛的移动距离将在8km以上,个别剑手甚至达到10km。

  运动员的一个鐘、一分钟、一秒钟

  争先赛冲刺一刻:“牛下女车神”李慧诗,于2019年的世锦争先赛决赛中,最后200米时速高达64.8公里。

  弓步来回训练(剑击运动员不可或缺的训练):“剑神193”张家朗,每分钟可弓步来回30次。

  “摇帆”(滑浪风帆运动员摇帆以控制速度、方向等):“风之子”郑俊樑,每分钟摇帆80次。

  “抽墙”练习(对着墙壁打球,保持反应和球感):港羽毛球“一哥”伍家朗,每分钟可“抽墙”90板。

  颠球练习(亦即托击球练习,方法是用球拍连续向空中击球,提高控球能力、反应速度以及身体的协调性):港乒乓球“一姐”杜凯琹,每分钟可“颠球”70下。

  “李世光跳”(跳马项目中高难度动作):“跳马王子”石伟雄,由助跑、起跳、翻滚到落地,约6秒完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