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位于天水围的“忘不了鱼”养殖场。
成功非侥幸,引入新品种,全靠不停试。“忘不了鱼”身娇肉贵,水质要够清,氧气需求非常高,最初引入5000条鱼苗,全部无法生存,以每条60元计算,损失30万元。而且不是一次就“移居”成功,“移居”香港三次,才落户成功。
引入“忘不了鱼”,首先要克服运输问题,因只能靠空运,运载时要尽量令其安稳平静,否则随时移送中途“吓死”;成功落户后,第二关是将鱼养大,黄宝文说:“生存不困难,长得大才重要。”因“忘不了鱼”肉香,靠日积月累进食果实,若只有两、三年,仅一两公斤重,味道还未够鲜甜,所以暂时只会限量供应市场,已六公斤以上的不会卖。
养优质鱼非常难,黄宝文继续坚持,源于当年一段小故事。他忆述,“有一次到日本倾生意,有一位日本人问我:‘你食过真正牛肉未?’我心想,就算是和牛,我有什么未食过?”
那一晚,对方宴请他吃一顿和牛宴,平均每人四万港元,黄宝文才明白,虽然对方口气很大,但优质名贵食材绝对是有价有市,“‘忘不了鱼’的价钱比东星斑足足贵四倍,正如你可以养一群牛,以市场价卖出,也可以养贵价和牛,以高贵出售,分别在于数量少很多,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近年,他主力研究优质鱼,现拥有12个渔场,并获得渔护署“优质养渔场计划”认证,令消费者更有信心选择。\大公报记者冯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