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建设,“双循环”为香港带来新机遇

2021-08-30 15:57:39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8月23日到25日,由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向香港特区政府官员、立法会议员、工商界人士、青年代表等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与香港各界共同讨论香港在“十四五”期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机遇和未来。

  “互联互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香港在金融服务、数字转型、科技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竞争优势,正在“十四五”规划的支持下,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香港成为内外循环的交汇点、国内循环的参与者以及国际循环的促成者。”香港贸发局主席林建岳发表主题演讲表示,香港具有广泛的国际商业网络,汇聚大量的国际专业人才,在金融、法律、风险管理、仲裁、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领域有独特优势,具有协助海外企业“引进来”、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香港一直以来都备受国际企业青睐,许多跨国企业都将总部设在香港。香港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多重优势,背靠巨大的内地市场,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首选之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香港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作为国内网络和国际网络的重要交汇点,香港正成为新兴跨境企业的成长沃土。

  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跨境供应链服务的香港金米技术正受益于此。谈及在香港发展跨境贸易的好处,香港金米的市场总监Tina深有感触:“首先,作为国际自由贸易港,香港的物流十分便利,一般货物进出不征收关税。我们为中小商家提供跨境进口的供应链服务,会涉及多品类、多批次的国际货物进出,香港能够减少很多仓储物流方面的成本。我们的海外团队在对接国外供应商时也经常发现,他们对内地通商口岸的情况通常不太了解,但对香港都比较熟悉,沟通起来确实会更方便。此外,我们数字化的服务需要大量数据、智能运算的技术支持,香港以及整个大湾区强大的科研实力、科技人才储备也是我们快速发展的底气。”

  除了发展跨境业务方面的优势,香港世界级的金融体系及支援该体系的多元化专业服务,信息、人才等也为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优质的融资平台。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已经在积极行动,以广东省建成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例,截至去年底13个基地已累计孵化港澳项目698个,带动就业人员8800多人,吸纳港澳青年超过1000人。

  全球发展的机遇在中国,而香港发展的机遇在内地。在“十四五”规划的支持下,融入“双循环”,香港正发挥所长,让更多香港企业共享祖国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