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卫生署顾问医生锺伟雄(左)指出,学童改变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实习记者赵曼逸摄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赵曼逸报道: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少年及儿童减少外出及运动,但增加进食外卖、使用电子屏幕,肥胖、视力等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卫生署研究发现,小一、小二年级肥胖学生比率由疫情前的大约13%,激增至20.2%;小一学生戴眼镜比率也上升。
卫生署于母婴健康院、学生保健处收集学童数据,去年到母婴健康院检查的4岁小童的肥胖率,由疫情前连续四年的不到3%,增至疫情后的5%;小一、小二学生的超重及肥胖比率,上升约7个百分点,达到20.2%,其中男学生情况较为严重。中一学生有24.1%超重及肥胖,上升2.7个百分点。
小一戴眼镜增至14%
视力问题同样令人忧虑,4至5岁小童中,有29.2%需要屈光检查,比疫情前上升5.9%。小一级学生戴眼镜的比率,由疫情前四年维持的11%,上升至14%。
卫生署于八月底向66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近60%受访者日常体能运动量减少;逾七成小学生增加使用电子屏幕产品,中学生上升比例约为六成;77.7%的小学生及65.2%的中学生表示,户外活动量减少。饮食方面,25.8%小学生及19.7%中学生在疫情期间增加饮用添加糖分饮品;21.1%小学生及16.8%中学生增加食用高盐高脂肪零食;15.8%小学生及11.7%中学生增加进食餐数。
卫生署社会医学顾问医生锺伟雄表示,饮食习惯改变、体能活动减少、使用电子屏幕产品时间上升,是青少年与儿童健康问题增多的主因。肥胖对中小学生成长有巨大隐患,加强运动至关重要。卫生署提供居家运动影片,鼓励全家运动。
卫生防护中心健康促进处高级营养师关淑莹称,不良饮食会影响学童成长。卫生署推出“至营小食站”等程式,帮助家长更多了解营养资料,并提供健康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