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大公访谈/范鸿龄倡修例:让资金“过河”购医疗服务

2021-09-15 04:27: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内地医疗系统有长足发展,若能与香港加强协作,相得益彰。

  本港医疗服务供不应求,公立医院大排长龙,成为社会问题痛点。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到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香港应把握“大湾区融合”这个百年难得机遇。他建议修改《医院管理局条例》,容许医管局资金“过河”,向内地跨境采购医疗服务,并通过“医健通”病历跨境互通,让本港公院病人转介至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治疗或检查,“病人唔使等,就算等,都快过香港”。\大公报记者 梁淑贞、梁少仪、解雪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人流、物流、资金流、资讯流四方面融合。范鸿龄表示,从医疗角度,本港注册医生早几年已可到大湾区执业看症,近日“港澳药械通”在内地城市扩大规模,人流和物流已融合。

  至于资金流,范鸿龄称,医管局早年获政府拨款100亿元推行公私营协作计划,可转介病人到私营医疗机构检查及治疗,例如新冠疫情期间,紧急乳癌手术、剖腹产子手术等病人获转介到私家医院或诊所,但只限本地机构。

  他认为,若可以将病人转介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医疗机构,有助减轻医管局负担,“香港咁细,点发展?有了大湾区,亦鼓励我们融合,对医管局可持续发展帮助好大。”

  “当全面融合之后,医管局都可以在内地建医院。”

  范鸿龄表示,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好多有水准的医院,三甲医院有亦不少,若医管局可以跨境购买服务,对病人也有利,例如磁力共振、电脑扫描等检查,“病人唔使等,就算等,都快过香港。随着大湾区融合,唔少香港人长居内地,或在内地工作,周末才回来。如果可以在内地看病,方便好多。”

  至于是向内地公营抑或私营机构采购服务,范鸿龄认为都可以洽谈,“香港好多私家医生在内地设立诊所,眼科、骨科等,将来可以与他们合作,买服务。”

  他举例,公院专科门诊每次收费50元,本港私家医院或私家医生动辄收费800至1000元,若医管局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以公私营协作模式采购,“以同样价钱采购更多廉宜的医疗服务”,预料病人收费可降低。他构想当全面融合后,医管局除了买服务,也可考虑在内地兴建医院,例如在内地“多建一间玛丽医院”。

  “如果“医健通”可“过河”,病历就可跨境互通。”

  不过,30年前订立的《医院管理局条例》,只限在香港提供服务,“当时港英政府没有‘出香港’概念,服务、资源只服务香港,但今日仍是只用在香港,已经过时,因为有大湾区。”范鸿龄称,已向政府建议修例,将医管局服务扩至大湾区内地城市,让资金可以“过河”。他期望下届政府上任即处理修例,相信在完善选举制度下,立法会可加速通过修例。

  但实现跨境采购医疗服务前,先要打通资讯“过河”障碍。现时透过政府开发的“医健通”电子平台,本地公私营机构的病历纪录互通,但病历不能跨境到内地。政府去年推出特别支援计划,委托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让受疫情影响滞留内地的医管局病人可往覆诊,至今逾二万病人受惠,由于“医健通”未能跨境,每个病人的病历传送是个别处理。

  “二万几个(病人)就得啫,如果20万、200万,点做?做唔到。”范鸿龄称,若病历不跨境,转介病人到内地城市,要再做过检测,而且内地医院之间也未有相关互通机制,问题较复杂。但假如“医健通”可以“过河”,医管局会逐一向个别医院招手,建立互通机制。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