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发挥优势/“医管局数据库 助研适合华人药物”

2021-09-15 04:27: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数据时代,拥有愈多数据,就可创造愈多可能。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表示,公立医院累积30多年的临床数据库,有40亿条主要是华人病历的矜贵数据,可用以协助香港在大湾区打造製药业,吸引大药厂研制以华人为对象的罕有病药物,研制针对华人的罕有病药物,协助香港及大湾区经济发展。数月前他向政府提出此构思,得悉政府正密切研究。

  “我哋要思考,不单帮助香港医疗发展,更要思考,点帮香港?”范鸿龄表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医管局可从宏观角度协助香港推动经济,他建议政府利用医管局大数据库,协助香港打造新工业;医管局也可用大数据库与科研机构合作,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或香港设立科研中心研究治疗罕有病,“相信会是一个亮点”。

  公立医院每年入院病人高达2000万人次,30年累积40亿条病历,他强调,每条病历都是不具名的,以代号排序,“病人绝大部分是华人,数据库纪录病人多年来的病历和用药演变,对医疗研究及科研十分宝贵。”

  医管局一直与本地大学合作,透过分析过去病患的资料、数据及医学影像等,开发AI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诊断病症的准确度。举例说,港大医学院团队参加先导计划,利用100万张X光片,教育AI学习自动分辨髋部关节骨折,在临床上应用AI技术,减轻前线医护的工作压力,减少医疗失误。

  由中文大学及浸会大学研究的病毒性肝炎项目,研究团队首年透过数据分析12万名本港肝炎患者的肝炎程度,发现年轻一族患乙肝机会减少,如20年前患者普遍40岁,现在不少求诊患者50至60岁。

  助湾区打造高端製药业

  将数据库开放予药厂,他相信政府推动及把关,才能成事。他说,创新及科技局等部门审视认为药厂是可信赖的,医管局便有信心。“政府提供资讯科技支援,与内地政府商讨,设厂涉及土地及请人,申请专利等。”至于投资组合,“我哋提供畀药厂科研,临床可在大湾区医院做。香港、内地企业家都可做,亦可揾大药厂合作。”

  他说,早前参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看到该院治疗俗称“玻璃骨”的成骨不全症有成效,想到医管局可与科研机构合设科研中心,治疗内地的罕有病病人。至于数据库带来多少收益,纵横商界多年的范鸿龄笑说,“医管局并非赚钱的机构,是使钱的机构。”

  医疗机构的病人临床数据用于科研,在外国早有先例。据资料,英格兰有世界最大癌症患者数据库,保存和整理英国各地医疗机构每年35万新确诊肿瘤病例的全部数据,以及1100万份历史档案纪录,英国政府用以推动个人化治疗方法。韩国近年整合病患病历、诊疗纪录与临床资料,开发人工智慧诊疗系统。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