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特首发表施政报告:打造北部都会区 供250万人居住

2021-10-07 04:29:06大公报 作者:曾敏捷、梁少仪、梁坚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特首强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形成“双城三圈”的跨境策略性空间格局,有利港深“强强联手”。

  解决房屋土地供应难题是政府施政“重中之重”,新界北将迎来翻天覆地变化。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昨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为迎接深化港深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在新界构建总面积达三万公顷的“北部都会区”,在港深跨境口岸和交通基建配合下,两地融合发展,形成“双城三圈”的跨境策略性空间格局,覆盖包括天水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古洞北/粉岭北等六个新发展区,有利港深政府多方面紧密合作,“强强联手”。

  根据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未来20年将新开拓约600公顷用地,涉及新增16.5万至18.6万个住宅单位,相当于13至14.5个太古城。连同现有住宅及已规划项目,北部都会区最终料可提供90.5万至92.6万个住宅单位,供250万人居住。创科发展将是该区的发展引擎,区内可提供65万个就业职位,创科产业职位占15万。

  香港北部是本港未来土地供应重镇,现时由东至西有六个新发展区及发展枢纽,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地理位置优越,有七个跨境陆路口岸,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连系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

  新增单位约近15个太古城

  林郑月娥昨日在施政报告表示,经充分考虑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香港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前海方案的带来机遇,于《香港2030+》基础上,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形容是“‘一国两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区政府编制,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发展纲领”。

  北部都会区策略列出10个重点行动方向、45个行动项目,包括兴建5条新铁路项目、4大规划房屋拓地项目、3个湿地保育公园等,期望用20年时间基本建成,涉及新增16.5万至18.6万个住宅单位,相当于13至14.5个太古城。

  “双城三圈”多方面合作

  林郑月娥就北部都会区提出“双城三圈”概念,即是香港和深圳双城,以及由西至东的“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大鹏湾/印洲塘生态旅游圈”,她形容这概念“有利港深政府可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政府港深合作策略规划顾问凌嘉勤称,“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是将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提升为新界北核心商务区,创造更多新经济职位,涉及兴建港深西部铁路连接洪水桥及前海。“港深紧密互动圈”主要是建设新田科技城,形成创科产业生态系统。“大鹏湾/印洲塘生态旅游圈”涉及创造生态康乐与旅游机遇,丰富港深居民的休閒生活选择。凌嘉勤说,流浮山可打造成另一个“数码港”,配合对岸深圳的类似创科发展,可形成“后海湾门廊”,类似中环国际金融中心(IFC)与西九龙环球贸易广场(ICC)的维港门廊。

  研增设副司长统筹项目

  为了加强执行力,政府会研究在下届政府设副司长职位,领导都会区及“明日大屿愿景”等大型项目发展。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维港都会区,亦会扩大至包括“明日大屿”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凌嘉勤说,发展策略提出的是概念和发展方向,现时尚没有具体的发展优次时间表与总成本估算。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