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珠江口矽藻倍增

2021-10-15 04:27: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科大:未必代表水质改善

  【大公报讯】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在过去近20年,水质指标“矽藻”的数量在珠江口水域呈上升趋势。研究人员还发现,矽藻增长未必是基于水质有所改善,或是由于海水营养成分出现变化,包括因人类各种活动而导致海水硝酸盐含量急剧上升等。

  疑因海水硝酸盐含量上升

  矽藻较常见于污染较轻微的水域,相比带有毒性,甚至可以令鱼类死亡或海水缺氧的双鞭毛藻,矽藻一直被视为是对海洋较有利的品种。矽藻及双鞭毛藻是生长在香港水域的两种主要海藻品种,占全港海藻总量近八成。

  科大海洋科学系副主任兼讲座教授刘红斌团队发现,在过去近20年间,矽藻在珠江口水域的数量较双鞭毛藻上升接近一倍。目前高纬度及离岸地区的海藻数量已被广泛研究,但有关如珠江口水域这种高度城市化的亚热带地区,以及热带沿海地区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通常矽藻相对双鞭毛藻的比例越高,水质理应越好。刘教授带领团队分析2000年至2017年包括温度、海水营养成分及含氧量等数据,观察到矽藻,或矽藻/双鞭毛藻的比例在这18年间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团队还建立多个统计模型分析有关数据,发现矽藻的增长未必是基于水质有所改善,而是由于珠江口海水的营养成分出现变化,当中包括因人类各种活动而导致海水硝酸盐含量急剧上升。

  刘教授表示,“红潮/藻华是一个重大的环境议题,我们的统计模型为预测甚至预防红潮/藻华带来了新见解。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矽藻所引起的红潮/藻华对生态造成的影响,以及这些有毒品种的数量及形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