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交通问题探究❽/香港仔隧道塞爆 新楼落成恐恶化

2021-10-21 04:28: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繁忙时段经香港仔隧道往湾仔或九龙方向的塞车问题极为严重,往往需要花上逾30分钟才能正常行车。

  香港交通挤塞问题困扰市民多年,《大公报》连日以专题探讨本港交通挤塞问题,引起广泛关注。近日《大公报》再接获读者投诉,指由南区经香港仔隧道出湾仔或接驳红隧的塞车问题极为严重,每逢繁忙时间,单单过隧道出湾仔就要花上逾30分钟。有驾驶者忧虑黄竹坑站上盖多个大型屋苑落成启用,会令现时香港仔隧道挤塞情况更严重,希望当局推出“贴地”的政策,纾缓塞车问题。

  运输署回复表示,一直密切监察上述路口的交通情况,并按实际交通情况分配行车灯号予各方向的车辆,以平衡车辆及行人的需要,并在鸭脷洲大桥及黄竹坑道安装了行车时间显示器,提供利用不同路线前往湾仔的预计行车时间。\大公报记者 黄浩辉(文) 突发组(图)

  《大公报》早前报道中湾绕道导致塞车的“死亡交叉位”,以及内告士打道上坚拿道西天桥“樽颈”位严重塞车问题后,引发不少司机共鸣,《大公报》再接获读者投诉,指由南区经香港仔隧道往湾仔或九龙方向的塞车问题极为严重,每逢繁忙时间,车辆往往需要花上逾30分钟才能畅通行车,使驾驶者和乘客难以预算交通时间。

  下游劲塞 车龙排到入隧道

  大公报记者连日在繁忙时间驾车实地了解,由黄竹坑港铁站出发途经黄竹坑道进入香港仔隧道往九龙方向,未进入香港仔隧道时,道路已开始繁忙,缴付了隧道车费后,左边隧道入口往湾仔方向已挤塞,右边隧道入口往九龙或北角方向更严重挤塞,虽然隧道的速度指示牌标示70公里车速,但进入隧道后往往需要停车或慢驶,车速只能得10公里内,行完整条隧道往往需时10分钟,以为出了隧道后可以迅速驾驶,但在左边线天桥落斜出口,前往黄泥涌道、跑马地及皇后大道东交汇处附近的路段,每逢繁忙时间,车辆往往需要花上10至15分钟才能通过。至于右边前往北角方向或往九龙海底隧道,亦需要花上15至20分钟才能通过,使乘客难以预算交通时间。

  关于香港仔隧道塞车问题,运输署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根据署方观察,由于受下游一带道路(包括连接红隧的坚拿道天桥的挤塞情况)的影响,上述路口于繁忙时段在皇后大道东的车龙长约450米至坚尼地道交界;而黄泥涌道的车龙则长约550米至近跑马地马场公众席入口位置。

  运输署:按实际情况分配灯号

  署方指出,一直密切监察上述路口的交通情况,并按实际交通情况分配行车灯号予各方向的车辆,以平衡车辆及行人的需要。并在鸭脷洲大桥及黄竹坑道安装了行车时间显示器,提供利用不同路线前往湾仔的预计行车时间,以方便驾驶人士及早预计行车时间和选定适合的路线,市民亦可透过“香港出行易”流动应用程式获取相关资讯。

  因应黄竹坑站上盖发展大型屋苑,港铁公司已进行交通影响评估,提出相关改善交通措施,包括改善车辆入口设计和提升附近路口的车容量等,以配合其发展。署方指审视有关评估报告后,认为在实施相关改善交通措施后,发展项目不会对附近公共道路网络带来不可承受的交通影响。

  另外,运输署于2019年7月展开“挤塞徵费”研究,全面检讨并重新制订所有政府收费隧道的收费水平,包括红隧。“挤塞徵费”是按交通管理的需要,可于同日不同时段适度增减车辆收费以调节交通流量,纾缓繁忙时段的交通挤塞。同时,政府亦正积极在各隧道推展不停车缴费系统,让驾驶人士可更便捷地以缴费贴遥距缴付隧道费,避免因车辆须在收费亭停车或减慢车速以人手缴费而导致阻碍交通的情况。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