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知识型社区”留住人才

2021-10-26 04:26: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记:可否这样理解,历史和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也是吸引人才的极好条件?

  吴:是的,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成为华南的经济中心,也要成为文教科技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继而把影响力辐射到外地。不要只讲大湾区的建设可以促进未来产业升级;这话没错,但不要把经济发展说成主导,把生活模式看成后果,我认为应该平衡两者,甚至在某些方面把两者颠倒过来。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史无前例,沿海一带已经进入甚至超越小康,例如广州和深圳。香港和澳门本来就很繁荣。今后的产业升级必须让大湾区走向“知识型经济”,全面创新创业。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全民收入,保持社会的健康合理发展。

  “知识型经济”的基础、资源、载体是人才。大湾区若想产业升级,除致力于培养和吸引人才外,还得留住人才。而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如何为他们提供理想的新型生活模式。

  记:您说的“新型生活模式”与留住人才有什么关系?

  吴:产业升级打造的是“知识型经济”,这必须依靠人才、留住人才。留住人才的生活模式当然包括:家庭的居住条件、孩子的教育条件、老人的医护条件。若想留住真正杰出的人才,则还须为他们和家人创造更进一层的条件,就是所说的“新型生活模式”。

  杰出人才往往并不指望富有,并不崇尚豪华,亦不要求时尚。他们的理想生活模式需要些什么?我所体会的答案是:优秀的环境、文化的气息、生活的韵味。大湾区必须为这些人建立他们所喜爱和向往的社区,有如某些西方的大学镇周围那种文明、宽松、安静、与大自然和谐的“知识型社区”。

  记:“知识型社区”与“知识型经济”是什么关系?

  吴:是天生配套的关系。请问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和澳门,哪个城市目前能够自称为知识工作者提供了真正优秀的环境、文化的气息、生活的韵味?经济起飞的速度能够很快,生活模式则需长期养成。创建“知识型社区”不能急功近利,城市领导们须要持续为此设立政策、投入土地资源、制订长期规划、建造配套设施。这些工作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政绩。

  建设大湾区,不少人强调以“定位区分”来“深化合作”,实际上很难行得通。就看广东省,广州和深圳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定位区分?似乎竞争多于合作。没问题,这些年来两个城市都发展得很好,只是都在担心人才外流。有一点是明确的:两者都需建立知识型社区,留住人才,这与定位无关。

  疫情过去后,多去深圳的南山区走走看看。那里有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居住小区:很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若能加强三区的融合,就能看到知识型社区的苗头了。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