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香港贫富差距加大 高额住房开支令百万人一生贫穷

2021-11-19 04:26:12大公报 作者:梁淑贞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私楼住户每月租金支出负担沉重,有调查指,逾四成㓥房户每月用超过一半收入支付租金。

  港人住屋开支庞大,不论供楼或租屋压力都极为沉重,是令生活难以改善,一生贫穷的主因。香港贫富悬殊愈趋恶化,政府近日发表的《2020年香港贫穷情况报告》揭示,本港贫穷人口增至165.3万,贫穷率达23.6%,创有纪录以来12年新高。

  研究香港社会福利问题数十年的学者周永新接受《大公报》专访,痛陈本港贫穷问题症结在于住屋开支大。打工仔近半收入用于住屋,导致“单靠入息维持不到生活,好唔掂”的惨况。他认为,政府如不在三年内提出彻底解决百多万人住屋困难的方案,并增加产业多元化,改变薪酬结构,香港贫穷问题将会恶化。

  本港现时个人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为1.8万元,代表一半打工仔月入少于1.8万元;六成人月入二万元以下,即每三人有两人赚取少于二万元。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荣休教授周永新表示,港大曾做过调查,除了会计、法律等专业学科,一般文学、工商管理或社会科学等非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大多只能从事销售等非技术性工作,“无咩前途”,月入一万多元,做十年亦无甚改善。

  他有不少学生加入非政府机构做社会工作者,月薪只有二万多元,与97年毕业生的月薪分别不大。大学生尚且如此,学历更低的基层市民,收入更微薄。

  正处于结构性贫穷

  周永新指出,香港的结构性贫穷就是从事非技术工作的人收入偏低,打破不了贫穷的宿命。他估计全港三分之一家庭如不是有政府提供房屋、医疗及教育等补贴,单靠入息不足以维生,“特别是房屋开支大,如果一半收入用于住屋,生活难以改善,这是导致港人贫穷的主因。”

  大公报记者翻查统计处过去20年的住户开支调查结果,显示港人每月开支用于住屋(包括租金及管理费)的比例愈来愈大。2019/20年全港239.5万个住户,每月平均开支为30230元,当中11865元即近40%用于住屋;私楼住户的住屋开支更重,每月平均37895元开支中,住屋占44%。

  周永新指出,“2011年政府设立(最低工资)改善了最低收入的穷人生活,只把他们推向接近工资中位数些小,但对拉近贫富悬殊无甚影响。”

  贫富悬殊在香港不是新事物,但社会安全网就如一个咕(口+臣)。周永新说,本来透过综援、长者生活津贴及各种社会服务,令市民生活好过;而在免费教育、十年建屋计划等补助下,市民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工作,可以开时装店或小茶档,可以揾到钱。”不过,香港回归后曾有多年时间停建居屋,令房屋供应更加紧张。

  “好多人收入不足够生活,假如特区政府最初设定的八万五建屋计划如期落实,社会怨气无咁大,楼价不会飙升咁大。好多人受惠于政府房屋计划,公屋租金少好多。”周永新说。

  赞成“北都”发展策略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周永新认同这有助长远解决房屋问题,在区内兴建公屋、居屋及私楼,可带动区内就业机会。他认为,政府需提出五至十年短期措施,解决基层市民房屋问题,“尤其20多万人住在㓥房,不只居住环境狭窄,而是将相当部分收入用于租屋,贫穷就改变不到。”

  “政府成日叫人做IT(资讯科技),IT唔係所有人适合做,大专大学生做销售,好惨。基层市民觉得改善唔到生活,易积怨气。失业人士希望有援助金,但政府叫人领综援,人哋觉得你(政府)帮唔到手。”周永新认为,通胀可能来临,政府应思考如何援助基层。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