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候选人为土地房屋创科 出谋献策

2021-12-05 04:28: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多名立法会选举委员会界别的候选人,昨日出席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举办的见面会,简述参选政纲。\大公报记者萧霖摄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昨日举办见面会,邀请51位报名参选2021年立法会选举委员会界别的候选人出席,43名候选人参加,在现场简述自己的选举政纲,并就香港未来的发展以及房屋、土地、创科等议题,与在场的嘉宾展开交流。

屠海鸣:促进两地同向同行

  在香港经济民生中,将着重聚焦中央政策带给香港的机遇,当好“一国两制”的坚定捍卫者,当好市民了解中央惠港政策的热心促进者,当好特区提升管制效能的监督者。落区体察民情,将香港民意上达中央,牵线搭建通道,帮香港企业赴内地发展,解疑通融人心,促进两地民众同向同行。

李浩然:向内地寻求新机遇

  香港应在继续维持自己独特国际地位的同时,也应当将眼光投向内地寻求新的机遇。政府需要扮演好桥梁的角色,为各个界别打通与内地交流的平台与渠道,帮助香港本地青年在大湾区实现梦想。

陈仲尼:推动落实23条立法

  自国安法落实后,香港重建宪政秩序,希望凭借自己的工商知识和公职服务,进入议会后监察政府有效施政,提出建议解决深层次问题,推动落实23条立法;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林筱鲁:专注执行落实政策

  利用资深规划师的经验,希望能够与其他人合作共同推动政府施政,专注执行落实政策。认为要必须重新建构社会各方面机能,行政与立法两者自必为先导。

曾瀞漪:强化港人国家观念

  传播中国自信,让港人强化国家观念,以及对香港制度及“一国两制”更有自信。利用自身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资源优势结合,把握国家和香港的发展趋势,促进不同界别沟通交流,助力港澳台各方发展。

简慧敏:维护法治及营商环境

  发挥自身具有两地法律的专业优势,关注民生,把握新机遇有新作为,为港谋福祉,维护法治和营商环境。

林振昇:促设恒常失业援助

  身为劳联主席工会工作多年,希望议会内有打工仔声音,推动政府成立恒常失业援助,保障工友健康。推动香港再工业化,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多元就业向上流。

刁胜洪:打造和谐宜居社会

  作为基层参选人,眼见内地经济发展快,市民能够享受的经济发展的成果,但香港经济却停滞不前,希望可以为基层发声,令基层住屋和就业问题得以改善,为香港打造一个和谐宜居的社会。

盛智文:融入国家发展创辉煌

  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和北部都会区发展,都是引领香港走向正确方向的第一步。中国前景秀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将共创辉煌的将来。

黄梓谦:推产业多元融入湾区

  实现通关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只有通关了才便于在大湾区开展各项活动,推动香港产业多元和融入湾区,让香港各行各业把握湾区机遇,带动产业转型及升级。

吴宏伟:加快创科项目审批

  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副校长,将利用两地的优势,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并加强两地融合,加快创科项目的审批。

林琳:力保各国对港投资信心

  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解释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为香港带来的正面改变,驳斥西方霸权主义的抹黑,力保各国对香港的投资信心。

孙东:解决深层次问题

  科创为香港市民服务,着重聚焦发展,解决深层次问题,提出纵横论,以科创发展为引擎,提供香港人追梦的舞台。

吴杰庄:以创科为青年人筑梦

  出身不是问题,只要相信国家和香港,一定都会有出头天,未来开展民心工作,以及大力推动创科产业,让青年人看到机会。

马逢国:强化“一国”优化“两制”

  强化“一国”理念,优化“两制”的实践,继续一同推动香港积极发展,向“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发展,缔造社会繁荣稳定。

谢伟俊:聚焦挽回民心政策

  从政13年,参与过大大小小的事务,累积丰富经验,了解香港问题、对应移民潮,应落实挽回民心政策,提升市民对国家的归属感。以更加人性化、西方社会“听得明”语言为国家争取国际话语权。

冯炜光:加强公务员认识国家

  加强公务员对国家认识,更了解国家发展,推动特区施政与国家融合。定期组织香港青年学生到青海、新疆以至西藏,深入祖国边陲各地,增强香港年轻人对国家的自豪感。

谭岳衡:助力青年向上流动

  扎根香港多年,凭借中企经历,助推香港与内地相互了解,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助力青年发展优势,丰富向上流动通道,激发新生代活力。

陈凯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出生基层家庭,深懂基层之苦,以青年工作经验为香港服务。推动公平教育加强爱国教育,促进产业多元化,给年轻人更多就业机会,兴建多一些公营房屋,帮助年轻人置业。

张国钧:探索利益分配平衡点

  香港变革,新时代已经来临,团结爱国者,处理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的诉求,探索利益分配平衡点,达至良政善治。

陈凯欣:平衡社会各方声音

  将继续以“为市民谋福祉”作为头等大事,并善用过去在不同岗位所得到的经验和知识,平衡社会各方面声音,着力改善行政与立法关系,同时推动新一届政府提升管治效能。

葛珮帆:推动建设智慧城市

  一直致力推动建设智慧城市,不少政策倡议被政府采纳,如成立创科局、立法打击“起底”、“偷拍”、“走私濒危野生动物”、改革香港电台等,希望当选后能集中精力进行政策研究和推动香港革新求变。

林智远:监察公共财政

  作为资深会计师,监察公共财政,提升议会管治水平,令政策更有效地进行,促进香港金融发展,以专业知识为国家,为人民做事。

周文港:力争内地免试执业

  加强内交关系,在政策上拆墙松绑,力争内地加快开放香港专业人士到内地免试执业,借助内地强大的市场力量,令市民共享内地中产崛起所带来的机遇,增加市民就业、创业机会,令不同的阶层均能受惠。

卢维思:讲好中国和香港故事

  新一届立法会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议员,可以组成团队做中国和香港的大使,在香港走访各领事馆和外国商会,告知他们中国和香港的实况,让他们不是靠传闻和一些偏颇的报道了解中国和香港。通关后,还可以周游列国,讲好中国和香港故事。

李镇强:促进稳定营商环境

  全面发挥“一国两制”,抓紧国家“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融入国家发展。支持和推动23条立法,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机制,令国安家安,构建稳定的社会和营商环境。

江玉欢:贯彻全面依法治港

  作为律师,明白法治对香港的重要,守护法治,推动23条立法。同时对违反国安法的本地法律做出适当的修订,并严格遵从国家宪法、基本法、国安法,及经适当修订的香港法律,贯彻全面依法治港,达至良政善治。

洪雯:作港漂参政议政桥梁

  香港是存在两个平行时空的,一个是“精英香港”,另一个是“中产和基层香港”,希望在议会启动两个香港的弥合,让多数港人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此外,港漂作为新香港人,也是社会重要持份者,她愿成为港漂参政议政的桥梁。

刘智鹏:促进释放新界土地

  香港存在深层次的问题之中,土地房屋问题是最困扰大家的,目前新界有大量的土地,但是由于旧有的政策,新界土地存在地积率低的情况,释放土地,首先就要解绑新界地积率问题。

陈月明:推动北都区发展

  作为新界原居民,看着对面深圳一日千里的发展,而香港却停滞不前,希望能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改善深港口岸不合理的规划,以及口岸经济发展。

容海恩:帮助年轻人向上流

  香港社会存在深层次的矛盾,要改变政府施政效能,提升市民对香港对中央的信心,创造更多的就业的机会,让年轻人有向上流的动力,改进新思维,促进良政善治。

郭玲丽:培养学生国家意识

  作为一名前线教师、社区工作者,看到一些学生参与黑暴事件而面对诉讼,感到心痛,希望以自身的经历,结合教育前线同工的实际情况,参与政策制定,推动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爱国爱港意识。

林顺潮:推动通关融入湾区

  来自草根的眼科医生,希望更好地服务香港,帮助解决香港疫情,推动全面通关,融入湾区,香港未来在湾区,也是大湾区通向国际的桥梁。

何君尧:推动公务员在职培训

  政纲跨越2022年至2026年,提出12项工作,其中重点就是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包括推动全体公务员宣誓效忠特区政府和拥护基本法,设立薪效挂鈎和部门目标等绩效制度,推动公务员学院在职培训优化行政效率和服务质素。

陆瀚民:培养青年人国家观

  为青年打拼,连接青年,培养青年人生观、国家观和世界观,特别是国家观。建议新落成的公务员学院,为青年开办课程,直接了解国情和政府运作。

黄元山:河套区发展生物科技

  香港的公共政策有两个短板,一是欠缺对产业的长远规划和推进,二是与内地部委协调不足。所以团结香港基金早前与深圳和北京智库联合研究,在河套区发展生物科技。相信只要两地紧密合作,团结、发展,对香港和国家都有好处。

陈曼琪:倡设推广宪法督导会

  将推动设立推广宪法、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在香港电台设立推广宪法、基本法以及中华文化的专有频道,在香港建立国家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对为宪法、基本法的推广进行督导。

苏长荣:解决陈旧施政方式

  推动革新,扬长去短,拥护大湾区发展,为促进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此外还将促进政府提升施政效能,解决原来陈旧的施政方式,改善香港民生。

陈绍雄:为港青争取湾区机遇

  作为一个在狮子山下成长的香港仔,希望通过香港仔成功的故事,给香港青年一个启发,推动他们向上流的动力,积极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香港建设北部都会区带来的机遇,共创香港美好明天。

梁毓伟:为青年工作出谋献策

  长期从事地区和青年工作,代表青年声音,为青年工作出谋献策,希望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青年多点参与社区的建设,融入国家发展。

邓飞:创新香港国情教育

  将当代中国发展引入香港的国情教育,香港教育不仅是引进来,更要走出去,成为国际品牌,惠及湾区和“一带一路”,成为国家发展的“超级联系人”。

陈家珮:大力推动国民教育

  大力推动国民教育,只有民心回归,社会才会稳定。推动年轻人到大湾区,寻找机遇。

梁美芬:促进跨专业跨领域合作

  守护国家安全南大门,落实爱国者治港,关注全国性和国际议题,为民请命。希望能将自己三届的议会经验与新晋议员一起跨专业、跨领域合作,更好配合国家发展大局,为“一国两制”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