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蔡宗衡(右)指新型金纳米颗粒,有望为治疗银屑病提供安全的新方法。
全球逾1.25亿人正饱受银屑病困扰。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教授蔡宗衡与其团队,成功研发一款能有效治疗银屑病的新型金纳米颗粒,当中不含类固醇及生物制剂,能自身抑制引发表皮过度增生和炎症的基因。
研究显示,金纳米颗粒有治疗效果,且没有出现常见副作用及体内毒性积聚,有望为治疗银屑病提供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新方法。\大公报记者 陈可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皮肤疾病,暂仍无法根治,现有的治疗方法各有不同副作用,例如全身性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可能引起肝肾毒性;局部应用类固醇和维生素D类似物,或会刺激皮肤及令其萎缩;紫外线光照疗法更可能引致皮肤癌;而新兴的生物制剂,不但价格昂贵,亦会提高感染风险。
将药物局部递送到皮肤细胞
科学界过往致力研发能装载类固醇或生物制剂等治疗药物的纳米颗粒,以增强药物在皮肤的递送和降低药物的毒性,但药物未必能够进入皮肤细胞,持久发挥药效。蔡宗衡团队设计了一款新型金纳米颗粒,内核是一个直径三纳米的金纳米颗粒,外壳是一层以十八烷基链修饰的聚乙二醇,颗粒总直径小于15纳米。聚乙二醇外壳可防止金纳米内核被汗水诱导后变大而无法穿过表皮,同时十八烷基链可促进金纳米内核进入表皮内的角质形成细胞。
团队将新型金纳米颗粒与生理盐水混合,以纱布沾上后局部应用于患有银屑病的小鼠皮肤上。结果显示,颗粒顺利穿过因银屑病增厚的角质层斑块,进入表皮内的角质形成细胞。这种纳米材料结构解决了将药物局部递送到皮肤细胞的技术瓶颈。
无副作用 疗效与类固醇相若
实验发现,在银屑病形成过程中,如在小鼠身上涂抹新型金纳米颗粒,可预防银屑病和抑制白细胞介素-17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基因。如在患有银屑病的小鼠疾病模型应用金纳米颗粒,皮肤状况明显改善,斑块减少,治疗效果与涂抹含标准类固醇和维生素D类似物相若,但没有出现脱发和皱纹增生等常见的副作用,亦不会造成体内毒性积聚。
蔡宗衡表示,日后会进行临床测试,验证这款新型金纳米颗粒在人体的安全性和疗效,为银屑病患者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新治疗方法。他还说,团队亦会探索金纳米颗粒在治疗其他皮肤疾病的潜力,例如发病率更高的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