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香港)覆诊只需几小时,但返回内地要隔离21日的时间成本,还有住检疫酒店的开支。”居住深圳的港人刘先生说,生病时唯有先在内地求诊。而且他的生意基本停止,要靠积蓄过活,“无计啦,唯有‘食老本’,仲有乜方法?”他说与在港的女儿一家,近两年未见,“外孙出世一年,都未抱过”,他希望通关配额可惠及居内地港人,让他可回港聚天伦。
中小企:急需挽救业务
就有商务、公务需要的人士可望优先获通关配额,有中小企负责人就担心自己能否有机会“入选”。香港铭升书院创始人、香港高等院校协会会长陈泽普表示,书院在内地和香港均设有公司,因业务需要维持现场办公或者见面沟通,但在检疫隔离规定下,该书院有近100个家庭因未能在内地得到香港同事的咨询或香港教授的讲座,放弃来港求学。
“对于我们机构和香港的高等教育界,都是很大的损失。”他希望政府回应有两地业务的中小企的需要,“初期有几个名额就可以,起码令公司恢复正常运转。”
大公报记者解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