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立会候选人建言献策·养老篇丨如何让港人优质养老?

2021-12-15 04:26:45大公报 作者:杨州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人北上养老已成趋势,如何令政策更方便他们,是新一届议员关注的议题。图为香港赛马会深圳复康会颐康院。

  内地生活成本低、居住空间大,湾区养老已成趋势,现时有近九万名长者在广东省生活,政府一直致力推出便利长者在内地养老的措施,包括高龄津贴及长者生活津贴“过河”、买位计划、在港大深圳医院使用医疗券等,惟疫情下不能正常通关,现行措施未必能完全帮到他们。

  张伯有妻子在深圳养老,他认为政府应推出伤残津贴“过河”、扩大买位计划至国企安老院、长者医疗补贴等措施。《大公报》近日访问六名参与2021立法会选举的候选人,听听他们对香港长者在内地养老有何建议。

  张伯的太太今年69岁,中风后行动不便,更患上抑郁,需长期服药。2018年她入住深圳一间安老院,由专人照顾日常起居,并有驻院医生负责观察她的状况。

  张伯去年透过寄药服务,将所需药物寄给爱妻,今年港大深圳医院可让张太定期复诊,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疫情打乱了张伯夫妇的计划。张伯说,太太已有20多个月未能回香港的公立医院复诊,现时港大深圳医院可供香港病人复诊,但因未开设精神科,而另一间当地医院只能开七日精神科药物,张伯直言很烦恼。上月,张伯到青山医院为妻子取得一批够半年用的药物后,即到深圳隔离,检疫期满才可将药物送给爱妻服用。

  “点解伤津唔可以跨境?”

  张伯说,两人在深圳养老时会定期回港覆诊,当时太太领取伤残津贴,自入住安老院后,因长期留在深圳,即使领取到津贴,亦会因在港天数不达标,被社署收回,“广东计划有长生津,但係设入息及资产审查,伤津冇审查,点解伤津唔可以‘过河’?”

  盼政府多买内地院舍宿位

  “香港安老院舍贵又细,环境好似㓥房,无私人空间,又点提升到生活质素?”张伯说,太太住的深圳安老院,月费两万多元,有独立房间,私隐度高,还有医护看顾,若有不适会即时通知病人家属,“之前太太心脏唔舒服,驻院医生对症下药,吸氧气食救心丹先冇事。”在香港,月收两万多元的安老院不可能有如此服务。

  香港特区政府早于2014年,向两间本港机构在广东省营办的院舍买位,让正在轮候入住资助安老院舍的长者选择入住。张伯认为内地国企营运的安老院水平质素好,建议政府可多买内地宿位。

  张太今年转至港大深圳医院覆诊,张伯说医疗券“过河”确实可减轻开支,“但用完医疗券就要自费,点解港人长者喺广东睇病,唔可以好似香港睇病咁由政府补贴?”

  《大公报》访问六名2021立法会选举候选人,对如何改善养老问题提出意见。

  如何让港人优质安老?

图:多名候选人都希望能做到两地病历互通,方便内地港人求医。图为港大深圳医院。

  朱丽玲:医疗券扩至内地三甲医院

  社会福利界候选人、注册社工朱丽玲表示,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生活已成趋势,政府亦有不同措施支援在内地生活的港人,如可在港大深圳医院使用长者医疗券、广东省两间港资安老院供港人长者入住等,但随着愈来愈多港人打算到广东过退休生活,她建议医疗券使用范围可扩大至内地三甲医院(最高等级医院),“长者或多或少都有些长期病,除了回港求医或到港大深圳医院外,三甲医院亦有信心保证,给他们多一个求医选择。”

  朱丽玲指出,广东省亦可增加港资安老院的数目,提供港式安老服务,其中一个特色是社工,“畀港人适合嘅院舍服务同环境”,同时此特色亦可在广东省推广,既提升安老服务素质,亦可为未来毕业生提供多一个就业发展选择。福利“过河”亦可涵盖更多津贴,如伤津,相信在短时间内能够达成,至于“福利”过河除广东及福建外,未来可考虑扩大至更多大城市,如上海等。

  庞爱兰:设“药系通”向长者派药

  医疗卫生界候选人、香港药学会会长庞爱兰指出,香港安老院舍人手及床位不足的问题存在多年,内地一定有空间扩大安老服务,她认为政府应增加向内地不论国企或港资的安老院舍买宿位,让长者可选择到内地养老,同时香港的安老院舍服务质素亦要提高。

  长者的伤残津贴亦应跨境“过河”。至于内地养老的医疗问题,庞爱兰说除了港大深圳医院外,特区政府应在大湾区各市其他医院补贴医疗服务,尤以较多港人长者居住的中山市,以免长者舟车劳顿去港大深圳医院看病。庞爱兰建议,政府在大湾区内开拓更多公立医院服务,方便长者安心养老。另外,还可建立“药系通”,由指定机构负责派送长者需要获审批的药物,包括精神科药物。

  狄志远:推动发展“退休人士村”

  社会福利界候选人、新思维主席狄志远表示,除了港青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外,年老港人到当地养老的需求亦不可忽视,特别是交通配套打造出“一小时生活圈”的概念,长者来往两地十分方便快捷,“内地生活空间大、劳动资源足够,若香港非牟利机构到内地开拓市场,为当地港人长者提供优质港式安老服务,可发挥两地各自优势,为港人提供养老多一种选择。”

  狄志远认为,特区政府要推动湾区养老概念,其政策思维要变,站在两地融合发展的出发点,譬如资助有意到广东省发展安老院的非牟利机构。另外,政府可与广东省政府合作发展“退休人士村”,有自理能力的长者多一个回内地生活的选择。“既然要融合发展,港人在广东生活应同香港冇太大差别,应享有同等的服务、照顾及福利,包括福利津贴‘过河’”。

  何崇汉:设监督组评估内地安老院

  医疗卫生界候选人、护士协会中央委员何崇汉表示,养老与医疗密不可分,愈来愈多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生活,其中提供遥距医疗服务尤为重要,毕竟两地医疗在体系、治疗疾病等方面有差距,若香港这边能为在内地生活的港人提供相关意见,供他们参考,以便在当地获得适切的治疗。

  何崇汉指出,两地交通配套完善,港人可随时回港求医,惟疫情令他们暂时不能回港,所以整个大湾区的医疗配套亦有改善空间,尤其是入住内地安老院的港人长者,“如何令佢哋安心养老,除视像会诊外,仲有跨境医疗服务,互送院友来回医院同安老院”。他说,选择安老院注重安全和质量,买位不应限于港资安老院,香港可成立质量委员会或监督小组,负责评估符合标准的安老院,让港人长者多一个选择。

  陈永光:加强推进大湾区病历互通

  医疗卫生界候选人、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长陈永光表示,愈来愈多香港居民选择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和生活,“我会争取为伤残津贴推出福利跨境可携性安排,当中建议先让年满65岁的合资格伤残长者作先导,再按实际情况对安排作出检讨”。

  陈永光指出,港大深圳医院的服务深受身处内地的香港居民青睐,为照顾内地港人的医疗需要,他建议参考港大深圳医院的营办模式,在内地主要城市建设更多由香港及内地合办的医院,并采用港式管理,共同为移居内地的长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另他建议加强推进大湾区病历互通,让病者在大湾区内更多定点医院可以自由转介病历,以方便病者求诊就医。

  林哲玄:让港长者享内地医疗福利

  医疗卫生界候选人、“医护诚信同行”主席林哲玄表示,现时已有不少港人长者长居内地,理应享有特区政府的福利,加上政府倡议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生活及发展,应将有关津贴的政策放宽,改为内地长期生活亦可领取有关津贴,以吸引更多人回内地生活。

  林哲玄认为,政府向国企的安老院买更多长者宿位是有必要,其中最重要是对安老院的监管、管理及质素,保证公帑是用得其所。现时来港七年的内地居民,可在港享用政府补贴的医疗服务。

  他建议政府可与大湾区内地九市政府沟通,若港人长者在内地居住了一定的年期,可享用内地的医疗福利,可减轻其沉重医疗开支。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