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人物专访/邮政署长:把握湾区电商庞大商机

2021-12-31 04:27: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跨境电子商贸近年高速发展,十年之间,香港邮政署处理的空运进出口电子商贸邮件总数量激增50%。香港邮政署长戴淑娆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未来工作重点是带领部门由传统邮政业务,转型为电子商贸。

  在机场的香港邮政空邮中心将会重建,戴淑娆说,提升邮政基建设施,有助巩固香港的国际航空与船运枢纽地位,同时协助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在邮政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大公报记者 梁少仪、王亚毛

  “我们要转型,把握电子商贸发展的商机。”戴淑娆表示,过去十年,传统的邮件、信件量持续下跌,而且跌幅不小,电子商贸却在高速发展,就算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航空与海运的成本不断上升,跨境电子商贸却持续高速发展。

  现时本港所有进出口、跨境和转口的空邮邮件,都在位于机场的香港空邮中心处理,不过,在90年代兴建、投入运作至今逾23年的空邮中心,当年设施主要用于处理传统的信件、小邮包等,未能应付现今电子商贸的需求,例如没有冷冻链设施。

  提升高价值货运处理能力

  “冷冻链服务发展有很多,例如食物、一些需要温控的产品,可能是高质量的农产品,也有可能是药物等,而市场亦变化很大。”戴淑娆说,空邮中心重建后会有两大策略性功能,第一是为促进高增值物流运输业务作出贡献,透过加入冷冻链设施,以及提供临时存仓服务,可大大提升本港在高价值、快速运输方面的货运处理能力。

  第二项策略性功能是有利把握大湾区机遇,透过引进现代化设施,加上与大湾区其他邮政机关合作,拓展跨境电子商贸,包括促进香港在进出口、跨境方面的邮件增长数量,配合运用智能科技及先进机器,每年可处理邮件由现时的4万公吨,大大提升到18万公吨。

  逾半出口销售额来自湾区

  “现时邮件从内地运到香港后,会经空邮中心透过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空网络,分送到世界各地。我们希望提升空邮中心的运作效率及处理能力,并且把握大湾区商贸发展的机遇,可以帮助内地以及港澳跨境电商的业务拓展。”戴淑娆说。

  政府数据显示,内地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过去十年急速扩张,有关出口及进口销售额,分别有超过50%及20%来自大湾区,为区内物流及邮递营运者带来庞大商机。由于邮递渠道的清关程序较简易、覆盖地域广泛,而且收费合理,邮递渠道仍然是派送跨境电商货品时的主要途径。

  香港邻近大湾区其他城市,并且与世界各地的航空联系优越,在地理位置上,成为支援内地跨境电商派递的理想地点。“香港的空运网络很强大,中国邮政早于2014年与香港邮政合作,把内地市民从海外网购邮件,经转香港再运去内地,透过广州的‘一点清关’模式,再分散去内地其他地方”,戴淑娆说,“反过来我们也希望,不同国家的市民或客户透过在内地的电商代购货品,在内地集运后,经陆路来香港,再由香港的航空网络分散出去,我们的空邮中心可做这些货物集散工作。”

  戴淑娆表示,国家邮政局去年发表《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邮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包括提出构建一个畅通高效的寄递网络,为邮政业发展带来机遇。香港邮政一直积极参与大湾区邮政业发展的讨论,全力支持建立大湾区成为国家在邮政业方面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及带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我们希望做出贡献,香港邮政除了发展本地业务之外,在国家的策略发展方面,希望可以与大湾区其他邮政机关加紧合作,大家互利共赢,共同合作建设大湾区邮政业务的发展。”戴淑娆说。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