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消费券带动 11月零售额升7.1%

2022-01-04 04:26: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服装、药物、珠宝首饰及名贵礼物等,均录得一成以上双位数升幅。\中通社

 【大公报讯】记者冯锡雄报道:消费市道好转,人人乐意使费。政府公布去年11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07亿元,按年上升7.1%,升幅较市场预期低,亦较10月回落5个百分点,但连续10个月上升。香港零售管理协会分析,增长幅度不算太高,面对Omicron变种病毒,担心影响即将来临的农历新年档期,预期升幅或会较圣诞期间少。

 政府统计处最新零售业销售数据显示,按主要类别划分,服装、药物及化妆品、珠宝首饰、鐘錶及名贵礼物等,均录得一成以上的双位数字升幅,由11.4%至25.2%不等;超级市场货品、新鲜或急冻鱼类及禽畜肉类录得轻微下跌,主要原因或因2020年同期疫情持续,市民减少外出,购买食材回家烹调,当疫情受控,消费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政府发言人分析,受惠于经济稳健复甦和消费券计划,消费气氛维持正面,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在11月维持在300亿元以上,按年进一步增长7.1%,只要本地疫情持续受控,经济和劳工市场情况改善,将继续为零售业提供支持。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谢邱安仪称,协会上月向3300间店舖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百货及鐘錶产品销售额,录得两至四成升幅;化妆及个人护理类别升幅只有单位至低双位数;电器及家具销售持平;超市及贵价服装则录得低双位数跌幅。

  百货及鐘錶升两至四成

  谢邱安仪分析,去年11月派发两期消费券,零售业表现相对普通,至12月圣诞旺季,商场人流带动消费力,市民愿意消费,但受访者单价不算高,消费力不强。

 展望农历新年档期,谢邱安仪认为,一旦爆发第五波疫情,销货情况一定不乐观。如果疫情未有再爆发,即使未通关,农历新年期间亦会录得升幅,但升幅或会较圣诞档期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