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城中热话/纹艺 她欲留住爱 他为解乡愁

2022-01-10 04:24: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纹身师Gabe表示,随着观念改变和主流艺术家加入,现时纹身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纹身古老又神秘,早年因受黑社会文化影响,一般人不太接受纹身。不过,近年纹身渐渐被主流文化认可,越来越多艺术家加入纹身行业,衍生出不同风格的流派,不少体育界名人和演艺界明星,都爱展示身上独特及具象征意义的纹身图案。

  香港纹身店近年亦由衰转盛越开越多。有女子想把刻骨铭心的人以图案或文字纹在身体上永久记忆,亦有“港漂”把家乡的事物纹在身上,借此纾解乡愁。不过,有专家提醒,纹身是终身印记,需考虑清楚才好纹身。\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黄山(文、图)

  过往不少“江湖人物”都是左青龙、右白虎,因而令一般人对纹身敬而远之。不过,现代纹身却成为一种艺术。“纹身在古代是身份和勇敢的象征,大家都知岳飞的‘精忠报国’纹身故事,纹身唔係黑社会专利。相反,而家好多江湖大佬怕畀人知道身份,身上都无纹身。”被誉为香港首席纹身师的沈琸皓(Gabe),向大公报记者讲述纹身这个古老又神秘的行业在香港的前世今生。

  左青龙右白虎 已成历史

  香港有70多年纹身历史,纹身师James Ho(何阿才)于1946年由上海来港开设首间纹身店,教出多名徒弟,逐渐形成本港的纹身业。上世纪50年代是纹身业在本港的发展期,直至60、70年代,进入鼎盛期,之后90年代由盛转衰。至千禧年后,纹身成为表现个性的潮流文化,广被大众接受,特别是近20多年来,纹身业蓬勃发展,器材和流派精彩纷呈。据业内估计,现时本港有逾200间纹身店。

  “我由20岁做纹身到而家58岁,记得当年(1998年)由外国回港开纹身店时,全港只得四间纹身店,而且是比较旧式那种。由James Ho发展到而家,我係第三代纹身师。”Gabe说。当年大众对纹身仍较保守,客人相对较少,加上同行竞争,开店容易守业难。不过,Gabe凭着深厚的美术功底和努力,渐渐得到客人喜爱。

  进入千禧年后,随着中国纹身业的迅猛发展,加上观念改变,纹身越来越普及,Gabe的工作取得飞腾的发展,不但在北京开设分店,还充分以其专业所长,帮助内地的生产商,监制、设计发明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纹身机。

  Gabe表示,内地的纹身业虽起步晚,但近20多年来发展蓬勃,纹身器材和材料日新月异,成为主要的制造、出口国,“而家唔少国产器材都是独当一面,令好多外国行家都耳目一新,不得不服。”此外,随着观念的改变和主流艺术家的加入,纹身风格和流派越趋多元化,各派大师所纹的图案维妙维肖。本港的纹身师多达数百人,图案也不再是以前的“左青龙、右白虎”。

  考虑清楚 否则后悔莫及

  “现在的纹身已经是人体美学和行为艺术,即使现在你可能对纹身有唔同睇法,但将来我们的子孙都可能会有纹身。”Gabe表示,现代纹身除了行为艺术及个性表现,更包含了爱和纪念,“不少人来纹身,是为了将刻骨铭心的人和事,以图案或文字纹在身体上永久记忆,直至离世时将爱和纪念带走。”

  Gabe表示,这几年的纹身客人中,中年、青年人比例大约各占一半,也有年龄较大的长者,“客人来自各行各业,当中有律师、医生,亦有法官,全部都是专业人士。”曾有一对夫妇,以往对纹身十分抗拒,因看见女儿、女婿和儿子身上的纹身十分漂亮,不但改变了以往的偏见,还主动上门找Gabe纹身,“两夫妇纹完后,好似细路仔咁开心,係咁揽住我话,原来纹身咁靓。”

  虽然如此,但专家提醒大家,纹身是终身印记,需考虑清楚才好纹身。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