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香港市民因恐“封城”抢购食品 港府:货源稳定无需囤积

2022-03-01 04:24:42大公报 作者:汤艾加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昨日多区超市出现抢购物资的人潮。\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特区政府月内推行全民强检,昨日网上疯传立法会正为“禁足令”立法,引发多区市民出现“封城”恐慌,超市纷纷爆发抢购潮。

  立法会秘书处澄清,没有就“禁足令”展开任何立法工作。政府提醒市民在抗疫关键时候,必须保持冷静,切勿轻信网上没有出处及凭据的信息,以免自乱阵脚。有食品供应商表示,目前到港的货源稳定,呼吁市民无需囤积抢购。

  本港近日确诊数字屡创新高,昨日网上谣传有关政府有意实施“禁足令”的传闻,包括一段有关立法会正为全市禁足7天作点票的录音,鼓吹市民要有作好储备粮食的准备。立法会秘书处澄清,立法会及其委员会,没有就相关事宜进行任何讨论,呼吁市民透过立法会网页或立法会YouTube频道,收看或收听会议现场情况。

  肉类粉面抢手

  封城谣言传出后,多区超市昨日出现抢购潮。记者傍晚在铜锣湾的超市所见,售卖新鲜肉类的柜枱早已清空,旁边售卖预制肉类的雪柜货架上所剩无几,旁边销售豆腐、鸡蛋等可短期储存的货架上的货物亦只馀少量;主食类货架上快熟的粉面最为抢手,几乎被抢购一空。

  有市民坦言“人抢我又抢”,因担心未来几日食品供应不足,故选购可以存放多日的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民生区的超市及街市同样出现抢购潮,有人一次过买数打鸡蛋。家住牛头角的李女士说,因为听闻或会禁足,买了鸡蛋和面等可耐放的食物。她又说,附近商店不少常见的食品多已售罄。

  平常有网购家庭用品与食物的梁小姐表示,昨天如常上网购物,赫然发现送货日期排到13日后,是平常在落单后3至4日送货的三倍时间,唯有放工后急急冲到超市。她原想顺便买些鸡蛋等食物,但见到只余80元6只的贵价货,其他的都已沽清,结果只买到急需补充的厕纸。

  无需囤积抢购

  对于市面蛋类供应短缺的问题,香港蛋业商会理事长杨金炎表示,多名跨境司机确诊影响陆路运输,水陆运输的供应需要调配足够货运司机安排运送,亦较以往略有延迟,但货源供应充足且稳定,市民不必担心“无蛋卖”,无需囤积抢购。

  在蔬菜批发市场菜档工作的杨小姐表示,目前蔬菜供应量不及以往,但仍能保证原来八成的供货量,个别品种可能存在批发商之间高价抢货情况,零售价会较高。

  百佳超级市场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现时最抢手的食品有鲜蛋、面食类、米、食油、罐头食品、急冻海产类,以及日用品的厕纸、清洁用品等,目前供应仍然稳定,亦已加强采购和增加订单,呼吁市民理性选购。

  政府透过社交网页“添马台”表示,近日网上充斥谣言,不是说超市会关闭,便是立法会点票通过香港禁足7天,有关方面已立即澄清。目前来港的鲜活食物和日常用品供应正常,政府亦与内地一直紧密合作,透过不同途径包括水路、火车等把物资运到香港,呼吁市民无需恐慌抢购食物。

  政府表示,任何人在网上散布谣言,引起公众恐慌,如涉及刑事成分,当局一定会严正执法,市民应密切留意政府发放的资讯,不要被谣言误导。

  立法会议员容海恩表示,政府就是否禁足检测问题上,短时间内多次变动,难免引起市民情绪恐慌。她了解市民担心政府会突然公布新政策难以适应,希望政府能积极回应市民,以免谣言影响政府运作,扰乱社会秩序,也需积极找出这些谣言源头,提前抑制谣言散播。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