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当前处于疫情爆发的高位平台期,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区政府日前推出应对疫情的一些新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解读。必须指出,控疫仍然是香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决不动摇,全民检测不是不做而是要选择适当时机科学落实,“三减”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三管齐下”,疫情防控措施一定要科学、稳妥、慎重,不留漏洞和隐患。全社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折不扣地将抗疫措施贯彻落实到位。
第一,防疫抗疫工作绝不能放松。近一段时间以来,香港社会出现厌战情绪和麻痹心态,在困难面前,有人希望实际上的“与病毒共存”,扰乱了思想,影响了抗疫大局。事实上,香港至今每日新增感染个案仍然超过一万宗,日均死亡人数在200人以上,这说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任何要改变抗疫方向、变相懈怠不作为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要不得的。包括特区政府在内的各界,要全面、科学、精准研判疫情形势,既不能急躁,也不能松懈,始终保持冷静头脑,坚持底线思维,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第二,坚持“动态清零”目标不动摇。内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动态清零”策略方针,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平衡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关系。同样,香港参照内地“动态清零”的做法,在过去两年里取得了积极抗疫成效。尽管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对香港造成严重冲击,但成功的抗疫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到底,才能真正战胜疫情;只有坚持“动态清零”,香港才能恢复与内地通关。“动态清零”有利于香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应算清楚生命账、民生账、总体账,绝不能被一时困难遮蔽双眼。
第三,全民检测不是不做而是选择最佳时机做。全民检测不是目标,而是有效抗疫的手段。根本目的是要判定感染人群,追踪密切接触者,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扩散。但全民检测有一个时机问题,香港目前感染人数太多,且还有一些客观因素限制,暂不进行全民检测,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意味要否定全民检测这一战胜疫情的手段。香港必须主动积极地选择适当的时机,借鉴内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创造条件,落实全民检测。
第四,“三减”须三管齐下全力以赴。“减少感染、减少重症、减少死亡”是香港抗疫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过去三个月来,由于感染个案爆发式增加,香港医疗系统不堪负荷,以致出现大量“轻症变重症、重症变死亡”的情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在内地援港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下,最近形势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在“三减”方面香港仍然存在各种突出的短板和问题。特区政府必须坚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加强统筹指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人员和资源,切切实实将感染、重症和死亡数字降下来。
第五,防控措施一定要科学稳妥慎重,不留漏洞和隐患。抗疫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救治能力的检验,也是管治力的考验。香港应积极借鉴内地有益经验,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定风险地区、精准进行医疗救治、精准实施社区防控。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好援港医疗队的作用、提高方舱医院等隔离检疫设施使用率、加快中央援港物资发放节奏和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总体原则是要做到科学精准,配套有效,不留下让疫情反弹的漏洞和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就是胜利。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特区政府管治班子必须坚定负起抗疫的主体责任,勇于担责、勇挑重担、践行誓言,全力以赴从严从实做好一系列抗疫工作。全社会必须坚定信心,排除干扰、齐心协力,不放松、不懈怠,早日打赢防疫抗疫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