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理大推“康复八式”助康复者提升体能,重建疫后健康。
【大公报讯】记者叶心弦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去年指出,有小部分新冠患者在康复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疲倦等症状,并将这些影响称为“COVID-19长期影响”(“长新冠”)。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团队发现逾四成新冠患者在康复一年后仍受“长新冠”症状困扰。为此,理大团队制定“3R康复治疗方案”,亦设计“康复八式”运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参与治疗的罗女士表示,从不能独立行走到养成运动习惯,治疗后的体能有明显提升,失眠和情绪问题亦有得到改善。
此次研究的患者共有118名,由本地5间医院转介而来。研究团队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体能以及疲劳程度后发现,仍有42.6%的研究对象在康复一年后仍出现“疲劳综合症”。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洪克协痛症管理教授兼副系主任符少娥表示,成人和长者出现“疲劳综合症”的情况相若,但女性患者较多。
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副教授黄宇乐表示,“3R康复治疗方案”透过不同程度的带氧运动,24位康复者的肺功能、下肢力量均得到改善,亦有75%的人表示已不再疲劳。
亦适合居家抗疫人士
该训练计划还包括理大团队设计的“康复八式”,由八种动作组成,包括左右交叉提膝、深蹲、开合跳等,以锻炼全身不同肌肉组群、促进心肺和肌肉健康。黄宇乐表示,每组运动需用时8至10分钟,训练次数则需视乎个人体能情况而定;此运动不但适合新冠康复患者,亦适合所有年龄的居家抗疫人士。
罗女士是理大3R康复治疗方案参与者之一,她曾于2020年7月确诊新冠,住院14日后回家发现自己四肢无力,无法正常坐于沙发上并站立不能超过5分钟。罗女士说,起初做“康复八式”比较吃力,后期则变得轻松,“现在养成运动的习惯,爱上运动,情绪都好了很多。”今年3月罗女士不幸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但此次症状轻微,与普通感冒无异,康复较快,心肺功能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