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疫情打乱生活 焦虑抑郁发病率增

2022-04-18 04:23: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0招改善心理健康

  【大公报讯】第五波疫情令学生不得不长期停课,打工仔要居家办公,部分人甚或失业,不少人的生活节奏被打乱。香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日常生活节奏紊乱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其中以饱受经济压力、较低教育水平、单亲家庭家长、生活上较为孤独的长者等族群,被触发焦虑和/或抑郁的发病机率增加。而因应停课,不少学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研究指出,其社交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增加。

  学童社交心理受影响

  港大心理学系的李湄珍教授、李嘉诚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的曹蕴怡医生与叶柏强医生,与教育大学心理学系的侯维佳博士和其他合作伙伴,过去两年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探讨疫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研究团队分别进行了两个具代表性的问卷调查:于疫情较轻微时政府实施有限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调查一:2020年2月25日至3月19日,N=4021),以及于疫情较严重的期间加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调查二:2020年4月15日至5月1日,N=2008)。两次调查共有6029名15岁以上香港居民参与。

  结果显示,调查一和调查二,焦虑症状的可能发病率分别为14.9%和14%,抑郁症状的可能发病率分别为19.6%和15.3%。在此两项调查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增加与日常生活节奏紊乱有正向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反刍式思考,即个人无法控制不断反复沉溺于消极的思想中导致抑郁的因素,不仅在感到孤独时会加剧,而且与65岁以上老年人的抑郁征状有更密切关系。

  研究团队今次的另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疫情促使网上学习大幅增加,而研究表明,学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增加父母的压力,社交心理问题也会增加。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