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透视镜/多管齐下纾解公院医生荒\蔡树文

2022-05-02 04:23: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在网志表示,现时公营医疗系统医生不足,此刻公布首批认可医学资格名单,正好让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可尽早循特别注册途径来港于公营医疗机构服务,有意到香港以外地方就读医科的学生亦可参考有关名单以作出升学选择。

  公营医疗系统医生不足并非始于今日,是长期累积下来的问题。首先是医护人员培训策略失败,造成每年医护培训人数,无法应付社会需要。远水不能救近火状况下,容许非本地培训医生在公营医疗机构特别注册,缓解医生短缺问题。

  解决公院医生人手荒,不能单靠本地医学院。回归前,香港的医学院学位同样不充裕,但香港承认英联邦国家及地区的医科毕业生在港执业,亦即大量获认可的英联邦国家的医学院,为香港培训医生。同时,为非英联邦医生定期举办在港执业试,主要吸纳内地医科生来港执业。

  为应付人口老化,全球大部分先进地方均面对医疗人手不足问题,部分地方会引入海外受训医生以作应对。招揽外援并非香港独有,新加坡及澳洲均有利用免试方式,引入指定海外医学院毕业生到当地执业。

  香港要对医疗界保护主义说不,必须多管齐下,包括加强本地培训及引入海外优秀人才,逐步解开公营医疗系统的死结。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