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热话/NFT金光背后 专家:陷阱重重

2022-05-02 04:23: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上)余文乐推限量版疯狂吸金近亿元。(中)“无聊猿”被黑客偷去 周杰伦损失近400万元。(下)艺人争相“入市”NFT。

  NFT(非同质化代币)炒风炽热,风头与虚拟货币并驾齐驱,网络上弥漫投资暴富的消息。然而,潜在回报高伴随的风险也高,早前艺人余文乐创作的NFT项目大赚近亿元,另一边厢巨星周杰伦却被盗去NFT商品,损失近400万元。

  大公报记者访问NFT专家及金融界人士,拆解NFT金光背后的陷阱,包括随时被黑客入侵、诈骗、币市和NFT市场波动、价格下跌变得一文不值等。金融界立法会议员陈振英直言,NFT交易具匿名性,易成为洗黑钱及恐怖分子集资手段,绝对不能“无王管”。\大公报记者 叶浩源

  “卖得掉叫NFT,卖不掉叫JPG”

  行内人有句说话,“卖得掉叫NFT,卖不掉叫JPG”(JPG为数码图片格式之一),由此可见投资NFT随时劲赚,但风险十分高。

  早前,余文乐与知名拍卖行佳士得所举办的“No Time Like Present”NFT线上拍卖会,录得破亚洲纪录1.2亿港元的成绩;上月余再下一城发售其创作的NFT系列“Zombie Club”,定价0.666以太币(约1.5万港元),限量供应约6000枚全数售罄,大赚近亿港元。以目前该项目的二手市场“地板价(最低售价)”约1.9以太币(近4.5万港元)来计算,录得约3倍升幅,吸引不少投资者注意。

  不过,有投资者亦因而蒙受损失,在该项目开“盲盒”当日,一名用户以高价66.66以太币(约150万港元)购入一枚独特的“小丑女”NFT商品,惟两日后因该投资者曾“用手机拍下钱包的密码”被黑客偷去。同时,不少用户受炽热的市场气氛影响,高追买入各种NFT项目商品,在高位接货后不幸遇上价格下跌,出现俗称被“割韭菜”的资金套牢或蚀本离场。

  香港区块链协会主席罗逸晞接受《大公报》访问表示,“NFT的概念及产品在初面世时,多用作将实体艺术品电子化推出市场,而近年国际上屡有NFT作品成交价创新高,带起电子艺术品市场,吸引不少名人、投资者,甚至‘素人’参与创作及‘入市’,希望作收藏或投资获利。”本港不少艺人及名人都赶上NFT热潮,包括冯盈盈、吴若希、林芊妤、陆浩明、林盛斌、戴祖仪、方力申、蔚雨芯、邝洁楹、陈敏之、王家卫及陈冠希等。由于知名度高,名人创作或投资的NFT项目也备受瞩目,然而投资者往往低估了当中潜在的风险。

  “玩法”不断变,随时一文不值

  罗逸晞指出,协会作为推动区块链技术的中立角色,十分重视提醒会员推行或投资NFT的风险。首先是市场波动,基于NFT项目属虚拟资产,大部分以艺术品挂帅,其估值或投资价值没有既定标准,其价格完全取决于名气度及由自由市场来决定。故当炒风炽热时,NFT商品的价格可以一飞冲天,亦可以在瞬间变得不值一文。因应市场变化急速,整个市场结构和“玩法”都不断在变,而世界各国对于NFT和虚拟货币的监管亦有差异,是对NFT商品市场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保安漏洞,NFT市场的黑客及不法分子数目多如繁星,经常设置信任诈骗(Scam)等陷阱来偷取NFT商品。常见的手法如模仿NFT项目方讹称做推广或利用钓鱼网站,诱骗投资者连结虚拟货币钱包或提供个人资料等,从中盗取虚拟资产。例如,在愚人节(4月1日)当天,歌手周杰伦的一枚蓝筹NFT商品“无聊猿”被钓鱼网站偷去,其后经多次转手,交易价就高达近400万港元,损失惨重。

  罗逸晞续指出,由于NFT产品涉及智能合约,没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不易理解,故一旦项目方编写的智能合约出现漏洞,便可能遭黑客入侵。此外,鉴于NFT市场仍属发展初期阶段,开发团队亦不时出现系统问题,触动投资者的不信任情绪,甚至引发恐慌性抛售,NFT商品的价值随时一落千丈。

  另一方面,版权问题亦是市场的关注点,出于参与创作NFT商品的入场门槛低,全球市场对这些创作的法例未有共识。例如,知名运动品牌Nike正控告球鞋再售平台StockX,指其未经允许贩售Nike NFT球鞋商品,侵犯商标,向其索偿并要求禁止贩售这项NFT商品。诉讼令持有该项目NFT商品的人增添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危机感,一旦这类诉讼胜诉,对投资者有何影响、NFT项目方会如何向投资者交代等,仍属未知之数。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