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创造就业/推动智慧城市 带动创科就业

2022-05-05 04:23: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李家超强调,要构建国际科研之都,带动政府、业界、学术界和研发界的跨领域和地域合作。

  对于李家超在政纲中谈及发展创科中心以带动经济转型,又着重提及加快推进智慧城市,以提升市民生活素质,资讯科技界出身的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对此表示十分认同。她说,智慧城市的发展不但便民利民,还将带动许多科研项目的落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对经济提升不可小觑,同时创科领域的扩大亦会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成果将回馈民生。

  她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法规、政策、人才配合,认同政府应积极拓展创科政策,进一步推动STEM教育,并时时更新有关法规。

  加强两地数据互联互通

  葛珮帆认为,安老服务与交通问题困扰本港多年,若能尽快在此处发展智慧城市、做出成果,市民与市场的信心定能迅速增长。许多实用与安老院舍与居家安老的科技产品已然存在,“关键只是政府用不用”。而智慧交通亦已在推进中,面对本港泊车位严重不足的情况,政府就“智慧停车场”已做了许多试点,技术成熟、反馈良好,建议尽快全面铺开。

  此外,她表示,政府部门的数据互通、“一站式政府服务”等方面若能给出时间表,亦能令市民“见得到、感受得到”投资科技的益处。

  她又说,愈来愈多港人北上工作和定居,香港和大湾区内地智慧城市的建设合作亦可更加深入和密切,例如银行户口、两地车牌、电子病历实现互联互通,让市民毋须等至通关才能到当地办理。政府多年来在有关措施推动上速度较慢,她乐见李家超在创科部分的政纲中提出利用好大湾区发展,推动香港及周边城市的深度合作。 大公报记者 娱子砚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