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知科研/港大揭卵巢癌腹膜转移机制

2022-05-17 04:23: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转移细胞过程

  卵巢癌患者的死亡率位列众多妇科癌症中之首,因为超过七成患者是晚期才确诊,癌细胞多已扩散腹腔,难以治疗。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研究小组发现,癌细胞能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之间进行一种相互作用来促进其腹膜转移。港大团队称,研究为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将来可通过抑制传递进行有关相互作用的信号细胞,减少癌细胞在免疫细胞中的腹膜转移。研究已于国际著名科学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

  以往科学界在治疗卵巢癌的腹膜转移上很困难。其一是癌细胞的腹膜转移过程中,涉很多形态和表征都不同的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存在多层互动,有关互动过程缺乏实验模型以研究其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传统的细胞实验普遍采用批量检测,对于单个不同的癌细胞亚克隆(subclone)和肿瘤微环境之间独特的相互作用不甚了解。

  研究小组通过观察人源化小鼠模型发现,Wnt信号通路的β-catenin提升转移卵巢细胞表面的异黏(metadherin)蛋白,进而通过巨噬细胞表达的CEACAM1蛋白传递信号。团队运用“活细胞实时成像”分析单个细胞的活动行为,发现转移细胞在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的情况下,有一部分转移细胞会较容易转型成为“多倍体”。这是一种可促进肿瘤侵略性和治疗抗性的表型,意味转移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直接相互作用,是导致癌细胞扩散的原因之一。

  抑制特定蛋白 阻细胞互动

  领导研究的港大生物科学学院院长(暂任)黄思齐教授认为,研究极具启发性。他表示:“研究提供了一种分子机制原理,说明以β-catenin或其下游信号分子为靶点,或许能阻止与预后(Prognosis)不良相关的腹膜扩散。”团队于小鼠模型上证明,通过抑制metadherin或CEACAM1蛋白,以阻断巨噬细胞与癌细胞的通讯,能有效减少癌细胞向腹膜转移。而位于细胞的表面的metadherin和CEACAM1两种蛋白,将是非常适合作为追踪癌细胞和临床靶向。\大公报记者张凯晴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