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特首李家超早前的政纲强调,“无创科,无未来”,香港要发展成创科中心,并在新政府的架构重组方案中宣布将创新及科技局改名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
李家超表示,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包括发展香港为国际创科中心,以“北部都会区”为新的发展引擎,把握法治优势及多元自由发展。他指出,全球发展均以创科为重,香港在这方面“唔会等、唔等得”,承诺会拓展政府创科政策,提升整体科研生态圈,吸引内地及国际大型企业在港设立研发及高端生产基地,鼓励科研转化成果,推动“再工业化”进程,同时把握大湾区发展,推动与周边城市产业链互补和结合。
制定政策 吸引国际投资
立法会发展智慧城市事宜小组委员会主席葛珮帆认为,香港发展创科,必须“有人才、有土地、有资金、有政策”。人才要从小培育,学校提早加入相关课程,甚至升读大学时,将相关科目纳为升学考虑之一,同时要更加积极、提供更大诱因,吸纳世界各地精英人才。土地方面,将除“创新园”等先进制造业中心,长远要在“北部都会区”寻求更多土地,发展更多工业中心。
至于资金和政策两方面,可以相辅相成,政府成立“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推动发展创科,要搞活行业必须有良好政策,吸纳世界各地企业来港投资,香港背靠祖国,由大湾区到更加庞大的内地市场,绝对是商机无限。 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