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调查报道/新兴求职骗局 网上刷单赚佣

2022-06-06 04:23: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刷单赚佣行骗手法示意图

  暑期将至,心急找工作的年轻人当心遇上“刷单帮”,“刷光”你的钱财!近年网上求职骗案大升,当中包括近期频繁出现的“刷单赚佣”案,骗徒透过即时通讯软件,四处找寻“刷单员”加入“做媒”及“点赞”行列,推高特定商品的价值,声称可赚取佣金,实际上求职者不知不觉已堕入骗钱陷阱。

  法律界人士指出,除了“刷单帮”主脑干犯《盗窃罪》,协助唱好的“刷单员”亦涉及串谋诈骗,随时身陷囹圄。\大公报记者 余风

  根据警方数字,去年有1063宗网上求职骗案,较2019年仅66宗飙升逾15倍。单计今年1至4月份就有860宗,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

  “人事顾问”招揽入局

  大公报记者日前以“求职者”身份,接触招揽购买戏票推高票房的“刷单帮”,侦查箇中行骗手法。骗徒先以人事顾问公司名义作招揽,及后转由“上线”游说“刷单员”加入指定平台,购买戏票赚取佣金,惟一直以“余额不足”为由,要求“刷单员”充值才可取得佣金,许多人被骗去巨额金钱。

  “请问可以share(分享)全职/兼职工作你参考吗?”日前一名声称中环一间人事顾问公司的职员找上记者。记者答复“可以”,数分钟之后,随即有一个美女头像、自称Nicole的“上线”透过WhatsApp解释工作:“呢份工係电影宣传代理,主要係疫情嘅影响,很多国家嘅电影院唔畀开,所以公司推出个活动,帮助啲电影提高口碑和知名度,我哋只需要通过online(线上)买电影飞助力票房,而提升每部电影嘅票房,而我哋赚嘅就係宣传费。”

  Nicole一再强调记者不用事先出钱,“只需要帮手平台买电影飞就得咗,平台出钱,你负责买飞”,但需往指定平台注册一个账户,并指“香港都有注册公司,营业执照”,极力游说记者加入。Nicole又指其“下线”有不少人加入,收入甚丰,利润可达2.5%,“打个比喻就係,1000蚊赚25蚊。”她并向记者传来多张“实证”截图,有“下线”成功获得4.9万元佣金,并指多劳多得,职级愈高获得的利润亦愈高。

    中年秘书被骗逾300万

  登入指定平台,记者发现账户内已注资5000元,并催促尽快购买门票,当余额用尽后,便显示获得125元“佣金”,但这只是网上结余。翌日平台再次替账户充值,然后叫记者继续购票,惟佣金一直未有发放,平台内一直显示“余额不足”,“上线”指示记者自行存入款项充值才能获取佣金。骗徒的真面目终现形了。

  事实上,不少市民在充值后,骗徒便去如黄鹤。任职秘书的陈女士(48岁)早前误堕同类骗案,痛失逾300万元,及后报警。此外,上月28日,一名孟加拉裔青年疑因误堕“刷单赚佣”骗案,损失逾6万元。

  人力资源顾问、毅知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周绮萍表示,因疫情关系,在家工作或放无薪假的雇员增多,该类不求学历又可在家工作的“笋工”,骤看有一定吸引力,容易引人上钓。她提醒求职者遇上资历要求简单的工作时,必须提高戒备,工种与薪酬理应挂鈎,谨记便宜莫贪。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