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搭国家发展快车 打造数字人民币中心

2022-06-24 04:24: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黄锦辉认为,香港有条件成为国家对外的数字人民币中心。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香江,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要求香港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因为这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

  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接受《大公报》访问时强调,新一届政府将凝聚社会共识,全力以赴抓发展,解决各种深层次问题。

  站在历史新起点,发展成为主旋律。《大公报》推出“香港发展名家谈”系列,访问社会各界精英,为香港谱写新篇章献计献策。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国务院今年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数字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香港特区政府前日(22日)亦宣布成立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创新科技中心主任黄锦辉表示,发展数字经济对香港同样重要,香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要做好试验田的角色。

  “香港发展国际创科中心,一定要搭国家的发展快车,乘势而上。”作为回归后首批参与香港创科建设的科学家,黄锦辉认为,在数字经济方面,香港完全有条件成为国家对外的数字人民币中心。\大公报记者 汤嘉平(文) 林良坚(图)

  6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门诊急诊结算、出入院管理以及计划财务科等各个窗口,完成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建设及应用,成为上海首家全面上线的有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的医院。而在此之前,数字人民币已在上海同仁医院试点成功,该医院的医生们用数字人民币,实现点餐、消费、支付一站式体验。

  “包容是我们的特长”

  那么,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为何不能成为数字人民币对外的试验田呢?黄锦辉教授表示,香港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包容性是我们的特长。包容性也是国际化所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在未来的‘十四五’规划中的这个阶段,因为国家在大力推动国内经济循环、国外经济循环,我觉得香港也是有这个角色的。”他说,香港也有潜力成为数码资产国际交易中心,特区政府可以思考如何将一些数码化的金融科技,带到国外。

  黄锦辉表示,香港发展数字经济的议题并非所谓专家在“吹水”,而是在整个国家大环境下必然的趋势。他说,早在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有两层内涵:一是发展“内循环”经济,夯实内需“根据地”;二是以高水准的开放推进“外循环”。

  黄锦辉解释,由于近年的中美贸易战、疫情等原因,外部环境不明朗,“在对外做生意方面,亦都越来越少了。”既然外边的生意不理想,那就应该去制造内需。而国内经济循环这一项政策,就是针对内需。例如,华为公司当年推出5G的时候,一些欧美国家就疯狂抵制,以为可以阻碍华为的发展。然而国家依然需要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创科,这个时候就创造了一些内需的机会。

  现在的国策是以国内经济为主体去开发,黄锦辉说,国际情况依然需要持续关注,而香港在国家连接国际这一块,就能够运用自身优势发挥好作用。

  政府设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

  特区政府对数字经济愈来愈重视,前日宣布成立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担任主席,拟于7月举行首次会议。黄锦辉感言,香港有今时今日的发展创科条件,离不开政府支持。黄锦辉是第一批从海外回流的华人博士,回港后选择做研究、成立创科公司。“当时从国外返来的高学历人士,大多都是留在大学教书,很少出来实干。”而他口中提到的创科公司,就是慧科讯业,在回归后的第二年成立。“我有不少传媒界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直到现在都经常用wisenews。我想这个产品对传媒界、教育界的贡献还是很高的。”

  他说,在自己有了创业的经验后,就在学校加入有关创业咨询服务的机构,也参与了政府委员会,去推动香港的创科工作。而在有关两地科研合作方面,黄锦辉也做了不少工作。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黄锦辉说,要成为国际创科中心,香港一定要搭国家的发展快车,乘势而上。对于学者出身的孙东将负责创新科技及工业局,黄锦辉认为,孙东在大湾区合作方面本身有经验,相信他上任后亦会聚焦两地科技融合,尽快帮助香港成为国际科创中心。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