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深港智库聚焦两地合作 实现产业对接创双赢

2022-07-09 09:38:39大公网 作者:李昌鸿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深港智库焦点对话研讨会——学习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8日在深港两地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此次研讨会的重点聚焦香港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现实挑战,重点研讨香港建设北部都会区建设、再工业化和深港产业对接、香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香港与内地社会民生融合发展等热点问题。

郭万达(右二)表示,香港北部都会区再工业化需要与深圳举行产业链对接 记者 李昌鸿 摄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何建宗,中国银行(香港)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等共计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

  香港“再工业化”需对接大湾区

  2022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为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深港两地智库共同交流,以进一步促进深港合作。其中,论坛焦点对话--北部都会区建设与深港合作新机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到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一得天独厚的显着优势,以及中央全力支持香港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作为香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北部都会区建设是香港深层次矛盾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应进一步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他认为,首先,香港“再工业化”是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都会区发展创新科技产业,需要发挥香港基础研究实力强的优势,与深圳共建“20+8”产业集群,在宝安、龙岗、坪山等八区合理划定先进制造业园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2025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第二,北部都会区应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新田科技城打造成香港硅谷,推动深港合作共建一体化的开放创新体系,形成深港创新生态链;第三,北部都会区应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率先形成深港融合发展的一体化市场,其中,推进深港通关一体化是重中之重。

  王春新表示,北部都会区建设面临许多新机遇,也面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创新环境、打造科创产业平台、促进其与大湾区要素流动等挑战。但北部都会区土地资源也存在不足问题,目前可用的只有新田1.5平方公里、河套1平方公里等,其他土地资源有待开发。香港需要拿出约5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高端制造和精密制造,提高附加值,与大湾区实现信息、资金、人才和物流等便捷流动,并对接国家大市场,将大湾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和世界级创科基地。

  他建议,北部都会区提升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全力打造世界级创科产业城、高等教育城和中医药城,致力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环境,并在大湾区科创产业合作上采用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深港智库昨日聚焦两地合作,实现产业对接创双赢 记者 李昌鸿 摄

  前海离岸市场可增港人民币回流通道

  谈到两地产业对接时,余凌曲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存在资金循环不畅痛点问题。他建议以前海为平台,探索深港共建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前海离岸市场具有三大功能:为香港人民币回流提供全新通道;为走出去中国企业提供专属离岸人民币进入产品;为国家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自由使用探索经验。

  谈到深圳河套合作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认为,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科学园,对香港创新科技发展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为河套深港合作区建设带来重大机遇。他建议在五个方面创新突破,包括战略定位方面,致力于打造“中国科技特区”;体制机制方面,建立深港实体化联合管理机构,探索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模式;产业链方面,在河套和北部都会区布局研发和先进制造,拓展产业链;要素流动方面,加快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实现科研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规则标准方面,打造国际规则标准衔接示范区。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