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议员倡方舱改作“在港驿站” 闭环检疫

2022-07-12 04:23: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邵颖报道:连日来,在“人文关怀措施”、“摇号预约”等连串措施下,过关名额不但增加了,名额的获得亦更加公平,但需求者众,不少急于北上求学、探亲的人士仍颇为烦恼。有议员提出设“在港驿站”,利用现有的各方舱设施,让需前往内地的人士先在港闭环检疫7日,并呼吁尽快改善现时口岸大排长龙的问题。

  已与卢宠茂沟通 向内地提出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指出,目前改以抽签的形式,较之前更加公平,但包含的人群可以拓宽,比如一些需要前往内地升学的学生,如果一直抽不到名额,或造成“分分钟学籍都冇”,他希望能将学生也加入“人文关怀措施”之列,作为恩恤措施。他还希望,未来能有控制地增加通关名额,亦指出更重要的是加强源头上的防控。

  陈恒镔说,过往都有在“健康驿站” 出现确诊个案的情况,对内地构成一定的传播风险,希望香港善用中央援港的隔离设施,比如竹篙湾及启德社区隔离设施,作为“在港驿站”。他建议,可以由国家卫健委派员作监督,进行闭环管理,需返内地的人士在港隔离七日后,统一坐车返回内地,如隔离期间有确诊,则可在香港的医疗系统直接进行处理,亦较方便。他说,这一建议已经与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沟通,并已向内地提出,具体可行性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