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最可爱的人1/培侨老兵:正义之师必获胜利

2022-09-05 04:23: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培侨中学第五届学生马振铎(后排左一)当年与部队战友合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朝战争至今较鲜为人知的是,有一群香港中学生也曾加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高唱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齐心团结保家卫国,培侨中学第五届学生马振铎便是其中一位。在2020年去世前两个月接受《大公报》采访时,马振铎说,自己和战友们敢于冒枪林弹雨的危险,到极端恶劣环境中参加战争,是因为他们坚信:爱国是天职,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保家卫国,师出有名,而正义之师必获胜利。\大公报记者 张帅北京报道

  香港学生宋香澄写过的一篇回忆文章提到,1950年1月他先在广州侨联居住,在广州一个月后来到北京,到北京中共中央统战部青年训练班学习,然后又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二部学习,“朝鲜战争爆发后,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亲自欢送我们参加抗美援朝。”

  “大闷罐火车拉我们去安东”

  1934年出生的马振铎,报考抗美援朝军干校志愿军入伍时只有17岁。他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讲述,当年学生中报名参军的人很多,不过100个人里大约只有10个人能够入伍。他是从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前往朝鲜战场的,途中经过北京没有停留,直接前往“红色东方之城”安东(今天的辽宁丹东)。当时拉送他们的是老式大闷罐火车,这种列车类似货运列车,黑色车厢上方只有几个很小的窗户,只能利用梯子上下车。

  从安东跨过鸭绿江,另一头连接的是朝鲜边境城市新义州。“新义州有一座铁路与公路两用桥与安东连接起来。主桥是铁路桥,副桥是公路桥,这里是美国空军重点轰炸的地方。”马振铎称,志愿军把美国的战斗轰炸机称为“油挑子”,其机翼悬挂副油箱,一架飞机带两个凝固汽油弹,每次“下蛋”都很厉害。在过江前,马振铎所在的志愿军部队还能偶尔打一下篮球,过了江就把室外活动都取消了,而美国轰炸机飞行很低,志愿军隐蔽时小声说话也是禁止的。

  战争对朝鲜百姓带来不堪入目的惨状。马振铎亲眼所见,新义州整个城市沦为一片废墟,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因为没有制空权,中国军队白天只能隐藏起来待天黑后行军,而美军投下的照明弹到处闪烁,志愿军一夜行车都不敢开灯。在初期,没有经验的士兵曾用手中的轻武器打飞机,飞机打不下来反而暴露了目标,待到马振铎他们在1952年去朝鲜战场时,志愿军已发布严格命令,禁止再用手中轻武器打飞机。

  志愿军营养不良患夜盲症

  一些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回忆,在朝鲜战场中国士兵流传着一个玩笑:毛主席知道在朝鲜打仗的士兵生活很苦,就给负责前线供应的负责人下了“让志愿军吃好麵”的命令,结果,负责人把毛泽东用湖南话下达的命令听成了“让志愿军吃炒面”,于是炒面成为了志愿军主要的粮食。玩笑归玩笑,但它却揭示了志愿军的艰苦条件:因为炒面缺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士兵普遍嘴角溃烂,许多志愿军还患上夜盲症,影响到夜间作战。

  马振铎向《大公报》透露,因为自己在部队中属有文化的战士,受到的照顾会相对多一些,即使这样,在朝鲜时也经常饿得发慌,几乎没有一天三顿饭的情况,下午和晚上能够合在一起吃一顿就很不错,穿的也是单衣。一些朝鲜人民军都有军毯、大衣和呢子裤,他们看见吃住“寒碜”的中国志愿军都觉得“土”。而正是这一帮“土老帽儿”,实现了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

  志愿军意志顽强屡挫美军

  志愿军入朝参战后,迅速在战场上取得几次大的战役胜利。美国一位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士曾回忆,在朝鲜战场,他们穿戴特制的冬季绑带防水鞋,仍觉得难受,每个人都在想,我们为什么要来到亚洲的漫天风雪中?而一些没有受伤的士兵,甚至蒙混过关,假装受伤逃离战场。

  马振铎向《大公报》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条件更差,之所以能够用劣势装备取胜,是因为我们坚守信仰,爱国是天职,在政治上是保家卫国,师出有名属正义一方。其次是志愿军吃苦耐劳,美军依赖火力支持,一旦没有炮火支援便不知所措,中国人民志愿军则意志顽强,有着像黄继光一样不怕牺牲的精神,视死如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