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有读者向《大公报》举报,土瓜湾游乐场马坑涌道入口出现“垃圾阵”,事件曝光后,食环署即派员清理,“垃圾阵”一度消失,该处地面亦刷洗干净。大公报记者日前再到土瓜湾游乐场观察,见到垃圾堆又出现(图)。据悉,又是一名经常在该处堆积垃圾的流浪汉所为。
议员建议提高罚款增阻吓
有居民早前向大公报记者透露,一名年约六旬的流浪汉每逢晚上都会推着一架装满纸皮箱和发泡胶箱等垃圾的手推车,到公园入口旁堆砌“垃圾阵”。上月下旬,政府派员加强清理后,附近一带一度变得干净,空气亦清新了。不过,当时已有街坊坦言担心过一段时日之后,“垃圾阵”会再现。
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认为,在政府派员清理后,若有人再度堆积垃圾,有机会造成“破窗效应”,令市民误以为该处可随意丢弃垃圾,效仿恶行,造成恶性循环。她表示,虽然食环署人员可票控乱抛垃圾的人,但定额罚款仅1500元,难收阻吓作用,建议政府提高罚款,并在经常出现垃圾堆的地方加装闭路电视,监察实况。
若有人不断蓄意在同一地方随意弃置垃圾,葛珮帆建议警方可考虑以“扰乱公众秩序”罪名提出检控,该罪最高可罚款5000元及监禁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