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人物故事/光房户弃等公屋 储三年钱“上车”

2022-09-26 04:23: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文文(右)与妈妈合力储首期,终成功购入一个二手居屋单位一家人同住,改善生活。左为“要有光”创办人兼行政总裁余伟业。

  图:“光房”卫生、安全和整体环境比公屋及㓥房理想和舒适。

  不少年轻人慨叹买楼难,但与妈妈一起住在“光房”的文文,大学未毕业,已凭努力做兼职补习工作,每月储钱目标三千元至六千元,三年来半工半读,已储到20万元,成功筹集到购买二手居屋的首期款项。“返工几辛苦都好,但返到屋企一定要舒服啲,最主要是想让家人住得更好。”

  文文说,居住“光房”后,感受到居住私楼的舒适,决定不再等候公屋,告别过往在唐楼的挤迫住屋环境,凭自身努力向上流动,她未来希望投身教育行业。\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文) 蔡文豪(图)

  现年25岁的文文即将大学毕业,三年前,家庭出现问题,她与妈妈离开生活多年的公屋后,投靠亲戚暂住深水埗的唐楼。她每天吃饭、睡觉与温书,都只能在床上进行,环境挤迫,情绪也开始出现问题。

  环境舒适提升生活动力

  文文其后透过社企“要有光”,与妈妈租住中西区一个“光房”单位,租金是市价约25%。两母女定下目标月储3000元,希望在三年后租约期满迁出时,有能力租住与“光房”差不多的私楼。

  文文说,“光房”的卫生、安全和整体环境,都比住公屋时更理想和舒适,有更大活动空间,推动她对生活更有动力,也明显感到妈妈的情绪稳定很多,“住屋环境好紧要,‘光房’在私楼,楼下有门闸和密码锁,放工夜返都安全。疫情期间也有助稳定情绪,让我兼顾学业和工作。”

  订目标:让家人住得更好

  不过,由于不方便与弟弟同睡一室,三年来,弟弟与她们被迫分开居住,“经常见到妈妈因为挂心细佬而失眠,我好想妈咪瞓到!但轮候公屋好被动,唔知几时先排到,看了些房源价格后,不如直接买居屋!”

  身兼多职的文文与妈妈二人每月收入2.5万元,三年来,文文的开支主要用在住屋与交通,她在考试季兼职补习工时最长达每周50小时。当实在太疲累的时候,文文才让自己放假一天“充电”。

  定下买楼目标后,文文拚搏奋斗向着目标冲,一家人的每月储蓄金额从初时3000元增至6000元,三年来储到20万元,加上亲戚帮助,筹集到50万元首期,今年七月凭绿表资格成功购买到一个未补价居屋单位,面积500多平方呎,三房一厅,终于可以与弟弟团聚了,全家人的居住环境也改善了。文文预计,明年大学毕业后,家庭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负担得起每月2万元供楼开支。

  大学未毕业便成功买楼,文文认为,首先一定要有目标,而她的目标就是想让家人住得更好,“其实不能说我努力返工储得钱多就算成功,我也尊重身边不返工、但平时悭钱的同学,只是每个人选择不同。”

  “要有光”创办人兼行政总裁余伟业表示,该机构提供的各项房屋计划下的住户,都需订立“三年向上流动计划”,现时住户平均两年便可“毕业”迁出,正居住的“光房”住户中,20%人会以购买居屋作为未来方向。“三年向上流动计划”的重点之一是思维模式调整,不让轮候公屋影响向上流动的心态,尤其是像文文一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