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警方九月起推出“防骗视伏器”搜寻器,估计在过去一个月已成功预警高达四亿元损失。
【大公报讯】记者古倬勳报道:警方九月起推出“防骗视伏器”搜寻器,帮助市民评估诈骗及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警司范俊业表示,过去一个月录得搜寻次数为74330次,当中搜寻结果为“有伏”达11800次,当中超过6000次与警方已确认诈骗案件有关,估计在过去一个月已成功预警高达四亿元损失。
录逾万次“有伏”纪录
警方正与电讯业界和银行业界等持份者展开研究,包括如何拦截钓鱼短讯及诈骗来电、移除诈骗网站、协助市民识别可疑转数快账户等,以有系统方式堵截漏洞打击诈骗活动及维持本港网络安全,强调会继续透过与其他单位协作丰富资料来源,提升“防骗视伏器”的搜索范围。
再有大学生误堕网上求职刷单骗案,最终被骗超过27万元。受害人黄小姐(化名)是一名本地大学生,上月8日在WhatsApp上收到假冒猎头公司的骗徒讯息,声称只要在“软件优化”网站点击“优化”按钮,40次按钮为一组,每日最多可工作三组,以赚取0.25%佣金。工作前要投入一笔资金作垫款,起初金额只需300元,她认为数额不大,且在网上亦找到相关公司名称,故不虞有诈,误堕陷阱。她在完成12组的任务后,连本带利取回约5700元,扣除其中约4700元本金即淨赚约千元。
女大学生刷单被骗27万
随后,垫款金额由300元渐递增至8万元,女事主唯有不断转账入钱,六日内先后25次转账合共27.2万元至骗徒不同银行户口,其中10万元及5万元分别向母亲和朋友借款,直至她萌生退意,要求取回本金时,骗徒以不同借口拖延,包括“会不停讲你仲差少少,要完成个任务先拎到本金”、“以38888元升级至VIP”等,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于是报警。她说原本用作修读硕士的12万元储蓄化为乌有,过去以为骗案离自己很远,轻视了诈骗陷阱,在报案后才得知有诈骗陷阱搜寻器“防骗视伏器”,如果当时用了或许能避免受骗。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督察叶卓誉表示,案中骗徒手法十分常见,特别是以受害人想取回本金的心态,反而一步一步要求受害人投入更多的金钱,往往很少受害人会及时醒觉,停止投入更多金钱,结果越输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