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汽车会会长李耀培认为,政府现时推出三隧调整收费方案,对纾缓红隧塞车效果有限,因为大部分驾驶私家车的上班族都是使用红隧,其次是东隧,即使红隧及东隧加至30元,减价至60元的西隧仍然较其他两条隧道贵一倍,吸引力有限。对于计划的第二步策略,他认为“不同时段不同收费”模式可行性低,难以影响司机使用隧道的模式和纾缓塞车情况。“例如一个由屯门揸车返港岛嘅打工仔,根本无得拣返工时间,放工亦无可能等到最平嘅时段过海”。他建议政府应在收回西隧经营权后统一三隧收费为30元,才能有效分流。
西隧可先试行“不同时段不同收费”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陈恒镔对政府新方案感到失望,政府调整三隧收费幅度与现行收费差别不大,令人怀疑能否有效地改变驾驶者使用三隧习惯,上述做法亦未能善用三条隧道的剩余流量,又指的士收费划一后,使用红隧的士变相加价,新方案对于经营困难的的士业界帮助不大,认为政府调整三隧收费应以平衡和充分善用三条隧道的容量,减少因隧道挤塞而影响其他路面作为最大原则。他认为“不同时段不同收费”模式可于首阶段推行,先于晚间在西隧试行,相信有助减轻红隧及东隧的车流,达至分流作用。\大公报记者古倬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