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渔护署去年在东龙洲鱼类养殖区设立现代化的海产养殖示范场,并准备同时开发四个新的深海养殖区。
特区政府为推动本地渔业发展,渔护署去年开始在东龙洲鱼类养殖区,设立现代化的海产养殖示范场,并准备开发四个新的深海养殖区,为计划转型的渔民以及有兴趣投身养殖业人士,提供营运设施,目前已开展环评等前期工作。业界可透过渔业持续发展基金,接受培训及实习。
业界冀放宽养殖品种
在多方面利好政策和措施下,近两年渔民转型的积极性比以往大了很多,表现雀跃。不过,希望出台更具体的措施,“如果所有硬件配套好,以较低的价钱租予渔民‘拎包入住’,当然会好吸引。”
此外,政府在养殖品种上可放得更宽些,向多元化养殖发展,“我在内地的威海参观深海养殖场,发现佢哋的养殖都是多元化的,除了海鱼还有鲍鱼、海胆、贝类、牡蛎和海藻等,这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现时香港的养殖太过单一了。”
另外,现时养殖的海产品主要经渔商或渔统处在本地销售,虽然有出路但价钱未必理想。业界担忧,即使产量提高大丰收,若没有好的销路,会降低养殖欲望。面对内地庞大的市场,他希望政府牵头开通多渠道的销售模式,将养殖产品返销内地,增加社企、酒楼等点对点的本地销售渠道,解决同业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