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各界反应/病人组织:综援应获全额资助

2022-12-20 04:24: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社会各界乐见政府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认为蓝图是实现长远香港医疗系统转型的里程碑,但普遍关注蓝图落实细节。有关注团体认为,基层医疗应该与地区网络建立联系才能发挥效用。\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医管局主席范鸿龄:全力配合推行

  《蓝图》制定发展路线图,有助提升以地区为本、家庭为中心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也有助减轻公营医疗的压力,医管局会继续加强对慢性疾病病人的支援,提升服务质素。

  团结香港基金医疗及社会发展研究主管田诗蓓:政府须厘清细节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明年第二至三季度推出,政府需要厘清相关项目细节,加强对公众解说,包括收费、转介流程、服务提供者等,以提高市民参与的意愿;至于建立《基层医疗名册》,政府需要尽快公布纳入名册医生的评核标准及相关培训规划,令更多医生可以积极加入。

  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副主席陈凯欣:须列出收费标准

  政策上行出重要一步,但今次《蓝图》只提出政策方向,具体如何达至相关目标仍然有待跟进,特别是实践“一人一医生”的理念,如何改变市民的行为和习惯?如何定立收费指标,以确保收费具吸引力?当局皆必须进一步探讨。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资助额需具吸引力

  《蓝图》不少细节仍未有定案,例如资助额有多少,要一名综援人士承担一半费用,也有一定吃力程度,资助金额要提高一些,甚至提供全额资助。

  民建联卫生事务发言人、立法会议员梁熙:收费应与公营相若

  期望一系列措施尽早落实,提高市民意识并有条件做到病向浅中医,尽早减轻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收费方面,期望社区筛查的收费,可与公营医疗相若,提供更大诱因,吸引较有能力的中年人士,参与政府的计划,让市民提高意识及早作检查,做到真正分流。

  香港家庭医学及基层健康护士协会会长张旭红:清晰前景吸引人才

  推动相关计划的前提需要审视医护人员等配套,建议政府尽快加强基层医疗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士的培训,并提供护理实践及培训工作,清晰基层医疗发展前景,让同业们愿意投身基层医疗服务社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