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疫情期间餐饮业收益变化。
“2023年的第一个春节,将是第一道曙光!”伦敦大酒楼副总经理苏万成满怀希望地说。新冠疫情三年,本港各行各业都被困寒冬,不少屹立逾半世纪的老店相继倒下。疫情下,餐饮业防疫措施每次调整时,传媒都蜂拥上门采访首日情况的伦敦大酒楼,屹立旺角弥敦道43年,疫下两度暂停营业,但随着社会逐步复常,总算捱过最困难时期。
苏万成透露,三年来酒楼亏损逾6000万元,确曾想过结业,但纵使营运艰难,酒楼始终没解雇过一个员工。香港与内地通关在即,迎来新希望,这三年的坚守,没有白费。\大公报记者伍轩沛
中式酒楼的收入很大部分来自酒席和婚宴,2020年7月,食肆禁晚市堂食,酒楼生意大受冲击。与此同时,社会确诊个案每日近百,酒楼的员工担忧中招,甚至担心确诊会致命,于是在投票后,伦敦大酒楼决定停业一个月。
两度“拉闸” 蚀6000万
“那时候的100宗确诊是非常可怕的,大家说那个是沙士2.0,很紧张,现在当然不会了。”苏万成说,疫下经历了至少四次禁堂食,而“二人一枱”、“四人一枱”的防疫措施在收紧与放松之间“无限轮回”,他忆述,“初时以为疫情最多三个月就过去了,岂料等足了三年。”
苏万成记得,在第一波至第三波疫情期间,心情忐忑,就算开门营业,“二人一枱”限制下,酒楼的收入连电费都交不起,若是停业,光是租金就已经够亏得恐怖。还有很多防疫要求,对食肆造成很大压力,他最记得是“安心出行”初推出时容许写纸仔,店员承受巨大压力。
“很多人的资料根本是乱写的,例如姓名写‘X+Y’,电话号码有9个数字。”他说店员要金睛火眼检查,还往往成为防疫措施与市民之间的“磨心”,当要求客人重写正确资料,部分客人的态度恶劣。
苏万成认为,第四波疫情“花得最多冤枉钱”。去年4月,政府宣布食肆的通风系统必须达到指定的换气率,并发出淨化器产品名单,“光是买这些淨化机,就买了50部,花了25万元,算上其他检查费用,又是十多二十万元。”
第五波疫情大爆发,全香港经历惊涛骇浪,伦敦大酒楼第二度暂时停业。晚宴生意连续两年只有以往的3%至5%,去年二月,酒楼亏损已超过6000万元,当政府宣布再次晚市禁堂食,苏万成内心很挣扎,“不少老牌食肆都倒闭了,说实话,有想过结束营业。”艰难营运,但酒楼始终没解雇过一个员工,“伦敦大酒楼开业43年,是从上一代人的手上接过来,不少伙计做了几十年,他们在没有晚市的时候,宁可缩短工时,都不愿意离开,我又怎能够炒了他们。”
第五波疫下的死亡潮触目惊心,伦敦大酒楼有不少老顾客,部分人在这波疫情下离开了,“老客人都走了几十个,不少是帮衬了几十年的,甚至连丧礼见上最后一面都办不到……”苏万成说,有些老茶客,前一天还在酒楼内精精神神地叹“一盅两件”,第二天就不见了,再不久后,儿女告知原来已经离世了。
98岁老茶客 不敌疫情走了
“最印象深刻的是一位98岁老伯,酒楼开业时就来光顾,近些年,谈笑间常说很期待自己的百岁宴,不料没能熬过第五波,他的丧礼,我有去,怎么说呢,就是很伤感,平时都是迎接来酒楼的老客,今天却送他走最后一程。”
三年寒冬熬过了,回暖的消息近日陆续传来,各地防疫措施相继放开,香港与内地最快可望于1月8日通关。苏万成说,熬过这三年,靠的不单单是酒楼的坚守,还有不离不弃的员工,和那些硬要塞红包给员工希望帮助他们的老客人,“这次通关在即应该是真的了,我感觉疫情已经是尾声,曙光将会降临。”第一道曙光,他盯准了2023年的春节,加上解除社交距离措施及游客的到来,宴会能够进一步恢复,预期生意可增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