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追踪/5局9署插手 树木管理混乱

2023-01-30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城门谷公园因为有大量斜坡,该公园的树木大多数由建筑署管理。右图:在象山邨周围不大的地方,即可看出不同政府部门管理树木的分布地域,说明是多头管理。

  近年香港发生多宗塌树伤亡事故,情况令人心痛。现时政府管理的树木达170万棵,多年来政府一直以“综合管理方式”管理树木,由树木所在地或设施的部门,同时负责护养管理该范围内的树木,部门不但涉及“五局九署”且互不隶属。同一地段内的树木,咫尺间可能已涉及多个不同的管理部门,出现灰色地带而相互“推波”。

  申诉专员公署去年曾指出本港的树木管理制度需要改善,支持订立树木法。有业界及立法会议员建议参考内地城市的园林局或新加坡的国家公园局,优化架构,建立树艺师注册条例和制度,提升管理效能。\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文、图)

  “以荃湾象山邨附近的城门谷公园、三栋屋村等地段,这地方虽然不大,但最能看到和说明目前政府对树木管理制度的繁杂和混乱。”国际树木学会注册资深树艺师及发展局注册树木管理人员王卓粤,日前在城门谷公园向大公报记者说道。

  “这张是当区的树木管理部门分布图,蓝色的部分是归水务署管,而当中夹杂屋邨、公园和公路的大片灰色部分属地政总署管,黄色的部分就归路政署管。公园内橙色的部分属康文署管,但大片的斜坡地就属建筑署管。”

  “孤儿树”无人检查

  在象鼻山路的天桥上,王卓粤以三栋屋村的斜坡为例表示:“这个斜坡下面一层因在公路边,属路政署管。上面一层近屋村的就归建筑署管,所以上层斜坡的印度榕是由建筑署管,下面那一排近公路的树就归路政署管,对面屋邨象山邨的树,就全归房屋署管”。

  同样,由海坝村至三栋屋村短短数百米长的地段,因夹杂了路政署、建筑署和地政总署三个不同部门,亦是按不同部门所属土段分管。由于地政总署的树木要有投诉才会跟进,面对三栋屋路和海坝村转角位的几棵大树,王向记者表示,“这些都是无人检查的‘孤儿树’,情况同去年梧桐寨发生地政总署管辖的树,因塌树击毙村民的情况一样,要有接到投诉才会跟进”。

  界限不清 互相“推波”

  他以城门谷公园为例,“公园虽由康文署管,但因为斜坡是建筑署负责维修管理,园内斜坡的树就全归建筑署管,康文署只负责管平地的树,这里大部分的树都归建筑署管,这点可能好多市民都不知。附近山上因为有食水配水库,所以通往配水库沿途的斜坡和路树都归水务署管。”

  王卓粤接着说道,“他们一直都是沿用‘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形式,由不同部门管理各自地段的树木,管理形式大部分都由各自的外判承办商去处理。”

  全港目前同市民活动范围密切相关的树木约有170万棵,但管理树木的核心部门涉及5个局9个署,非核心部门更多,管理部门四散,“佢地各自为政,多年来一直都是咁无变过。”

  由于各部门各有自己的文化和管理历史,树木办虽有指引予各部门,但下发到执行部门时,往往变成各师各法,不少外判管理树木的工程如修剪、检查、维护等,有的做得粗疏、有的仔细,无法统一,不同部门的管理方法也会有不同。此外,由于界限不清,有时部门之间更会互相“推波”,令灰色地带上的树木因无王管被拖延跟进,甚至发生意外。

  让专业人员互相配合

  这种架床叠屋的分散式管理,令资源重叠、浪费、效率慢、不精准,“如果继续现有做法,相信好难改变目前的质素”。

  王建议政府参考国内和外国先进城市的管理方法,优化重整架构,由一个统合的部门来管理城市树木和园林,如新加坡有国家公园局,国内深圳、广州和珠海有城市园林局。让不同专业的园境师、树艺师互相配合,共同参与,承担处理由设计、施工、种植到养护的不同工作。有如建筑署内,有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及不同的技术主任,“市民问责亦容易,致电1823投诉,可获快速处理。”

  王表示目前由康文署、渔护署、工务部三大主要体系管理植物和树木已沿袭多年,要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去统合优化,相信会有不少困难和阻力,不过正因为有困难才要处理,只有好的管理制度、架构、职系参与其中,管理质素和绩效比才会有更好的提升,“这对树木管理将是翻天覆地的进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