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湾区适用政策六类人士
国家出入境管理局9日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将于2月20日起实施。在湾区工作的科研、文教、卫健、法律等内地6类人才可申办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有效期最短1年,最长达5年,持证人在签注有效期内可以不限次数往来香港或者澳门,每次在港或澳停留可达30天。广州卫健及科研人才受访时表示,“人才签注”较目前赴港澳个人游签注“大大放开”,促进湾区人才交流与合作。\大公报记者 赵一存、方俊明报道
国家出入境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政策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湾区人才、技术等要素便捷高效有序流动,更好满足湾区内人才之间交流交往的新需求新期待,为内地和港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特区政府欢迎:互利双赢
特区政府昨日表示,欢迎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便利大湾区内地人才南下来港进行科研、文教、卫健、法律、商务等交流访问。人才签注的推出正值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措施有助促进大湾区内人才互动,为香港以至整个大湾区注入更大的发展动能,达至互利双赢。
特区政府表示,如持人才签注的人士同时符合特区政府在2023年2月1日起扩展的“为来港参与指定界别短期活动的访客提供入境便利先导计划”,亦可以访客身份在港参与指定短期活动而毋须申请工作进入许可。
根据新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内地6类人才(见附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或者同时申请办理赴香港人才签注和赴澳门人才签注。其中,杰出人才可以申办有效期5年的人才签注,科研、文教、卫健人才可以申办有效期3年的人才签注,法律、其他类人才可以申办有效期1年的人才签注。持证人在签注有效期内可以不限次数往来香港或者澳门地区,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门停留不超过30天。
“‘人才签注’的停居留管理更加宽松、便利,将大大便捷湾区内地专业人才出入港澳地区,增加科研人员赴港澳进行科研、学术交流等机会。”广州医科大学教授李东伟告诉记者,新政策可促进湾区人才合作,进而助力香港乃至湾区科研、科技产业发展。记者了解到,目前内地赴港澳从事商务、学术交流等活动的人员,可申办3个月或1年多次赴港澳商务或其他类签注;其中商务签注每次逗留时间不超过7天,其他类签注虽然可逗留14天,但有效期最长只有3个月。而赴港澳个人游签注,每次在港或澳停留不超过7天。
加快形成湾区一小时科创圈
“在便利内地人才赴港澳的同时,‘人才签注’政策也兼顾香港目前科技及专业服务发展需求。”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将有助于湾区内地城市人才更便捷地赴港澳进行商务、科研、交流访问等活动,亦兼顾香港科技及专业服务发展的需求,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并加快形成“湾区一小时科创圈”,促进服务大湾区建设发展。
中国国际调解仲裁院(香港)院长、中国东盟(澳门)仲裁协会理事会主席赖建国受访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三地在不同行业领域都需要深入交流与促进合作,这需要三地人才往返更加便捷。他举例说,之前有发生在港澳的国际仲裁案件,需要有经验的内地仲裁专家参与,但当时由于签注等原因而不能成行;如今有了“人才签注”,这样的业务对接合作就便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