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港区委员共商国是 建言献策接地气

2023-03-10 04:23: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王沪宁参加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与委员们共商国是。\新华社

  在北京参加两会的港区政协委员们如何共商国是?日前的一场联组会议生动展现了委员们积极参政议政的真实情形,值得点赞!

  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王沪宁参加了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与委员们共商国是。王沪宁勉励港区委员们要发挥好“双重积极作用”。多位委员在会上踊跃发言,就香港如何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香港如何“保国安、促发展、赢民心”、完善科创生态圈,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等建言献策。这些港人关心的话题,反映了委员们有高度、接地气,议政新风扑面而来。\大公报记者 林雅雯、吴俊宏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堵塞了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打击了反中乱港势力,提振了爱国爱港阵营士气,社会秩序恢复安宁,为香港特区政府施政创造了有利条件。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谭锦球在会上就下一步如何“保国安、促发展、赢民心”,持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出了四点建议。包括强力打击“港独”和反中乱港势力,坚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着力解决经济民生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保持香港独特优势和竞争力;争取国家和内地支持,加快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及积极团结各界力量,促进香港人心回归。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人气大旺,一片红火。”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王惠贞认为,未来香港要兴得厚实、兴得稳健、兴得长远,需要不断健全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确保有效维护香港社会整体利益和国家根本利益。要齐心协力,突破利益藩篱,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管治、司法、教育、传媒等重点领域还需要继续正本清源,培育以爱国爱港为核心的价值观。要发展壮大爱国爱港力量,持续扩大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形成更广泛的国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

  完善科创生态圈

  2023年是香港经济复苏的关键一年,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王冬胜认为,应打出政策组合拳,重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他提出了三点建议,包括推动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相互衔接的司法法律及规则体系,实现“金融通、人流通、投资通”,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香港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市场、资讯及资金自由流动等传统优势,下大力气吸引国际人才,尽快修复国际投资者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支持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跨境投资等,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中央高度重视香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查毅超指出,香港应持续完善科创生态圈,构建科研、创新工业和金融三大支柱相辅相成的新格局。他建议要深化香港北部都会区和深圳科创园区合作,实现深港两地人才、设备、资金、数据等科创要素应通尽通,打造深港科创合作区;要在土地、税务、企业资助等方面提供优惠,吸引海内外高新科技企业入驻香港北部都会区,推动香港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推动利用香港融资平台的企业在港设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利用金融力量带动香港科研和创新工业发展。

  坚定反“独”促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姚志胜表示,香港应在开展争取台湾民心工作方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既要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也要让更多台湾民众充分了解和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方针。

  姚志胜建议,针对台湾同胞普遍关注统一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是否改变的担心,讲好香港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的故事;针对台湾同胞对岛内经济民生深层次问题的忧虑,讲好香港经济民生蓬勃发展的故事;针对台湾同胞担心外部势力与“台独”分裂势力勾连谋“独”挑衅等问题,讲好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故事;针对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关切,讲好香港享誉国际社会的故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