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高质量发展名家谈 | 学者方舟:用创新思维规划布局 北都,不是卫星城市

2023-05-08 04:24:33大公报 作者:盛德文、黄山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北都发展新思维

  编者按:

  香港踏入“由治及兴”的新征程,聚焦拚经济、拚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是当前香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为此,《大公报》推出“高质量发展名家谈”系列专题,邀请专家学者就不同范畴调研探讨,为香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香港力量。有关访谈将陆续刊出,今次邀得经济规划研究权威学者方舟博士,详细分析北部都会区如何与内地对接、如何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香港要拚发展、开新篇,未来应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博士接受《大公报》访问指出,发展北部都会区(北都)需打破旧思维,跳出以往发展卫星城市模式,发挥香港“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以全新思维去规划发展北都,在布局上制定产业、交通先行的策略并做好对接,在落实执行细节上做到精准有效,带动经济,创造就业和安居的良性互动,令北都成为香港未来新经济的引擎。

  方舟强调,发展北都,绝不能再走房地产发展模式,避免沦为只有居住功能的地产项目。

  北都发展如箭在弦,方舟表示:“北都要成为香港新经济引擎,就必须以创新思维进行规划布局,如果仍按香港既有规划发展的理念落实,将重蹈覆辙,难以跳出卫星城市模式,变成一个加强版新市镇发展计划和一个放大版香港科学园的新组合,无法实现其本来可达到的重大策略性意义,难以真正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展北都,必须走一条跟发展香港科学园不一样的路,科学园太类似房地产模式!”

  方舟指出,北都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平台,融入大局的意义不是简单地加强内地与香港人员往来、加大相互投资力度那么简单,是要通过融入国家超大规模的市场和产业,分享国家高速、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产业规划布局乃北都的成功关键,“交通先行”则是重中之重。

  方舟表示,北都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足够规模的创科产业,为香港创造新经济增长点和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让新界北成为真正意义上香港的都市新中心,“特区政府能否为北部都会区制定策略性的产业规划,并确保具体落实产业政策的执行细节精准有效,非常重要。”

  方舟说,“现有的北都规划只是把未来20年香港关于新市镇的规划重新包装一下,加上一个都会区的概念,只是由数个‘加强版新市镇’,包括原有的河套港深创科园和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在内的新田科技城,以及一些去留未定的厌恶性设施所组成的一个拼盘。所谓的‘加强版’发展,即使已汲取了天水围等新市的经验教训,在住宅用地外加了一些‘工业’和‘混合土地用途’,但没有产业项目规划配合,又如何带动产业发展和创造就业?”他强调,“发展北都,必须走一条跟发展香港科学园不一样的路,科学园太类似房地产模式!”

  “要发展北都,就要打破以往发展新市镇的固化思维,跳出卫星城市的旧模式,不能只是把以往新市镇的规划重新包装,加上‘都会区’概念就当完成。”

  “香港应积极与深圳协同规划,吸引海内外科技企业落户北都,形成深港共建产业链。”

  “因为这些土地规划的后面并没有产业项目规划的配合,其地块功能如何带动本地新产业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更未被纳入讨论议程之内。”方舟表示,如果把创科用地以传统“先起楼、再招租”的模式发展创科产业,恐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政府须为每项新产业制定具针对性的整体发展策略,北都的创科产业发展不可重蹈以往覆辙。

  方舟表示,深圳市政府去年六月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规划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园区,提出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区块链、细胞与基因、量子信息等八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深圳拥有强劲的产业实力,是国家科创发展的引擎,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其产业规划布局有重要意义,“这对北都的产业布局和规划意义重大。”

  “创科发展需要吸纳大量国际资源,香港应该积极与深圳在产业布局上协同规划,争取把深圳规划的28个产业中特别需要吸引国际资源的某些产业环节,争取海内外科技企业落户北都,形成深港共建产业链的效果,令这些产业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发挥好香港对内和对外的‘双循环’作用,共创双赢。”方舟表示,把北都打造成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世界级新经济区域,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作用。

  方舟小档案

  图:方舟表示,北都要成为香港新经济引擎,必须以创新思维进行规划布局,跳出卫星城市模式。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

  在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方面从事多年研究,促成香港与深圳就河套的开发达成协议,形成“一区两园”发展模式

  提出“南金融,北创科”香港新格局构想,在特区政府制定的《北部都会区规划》和财政预算案中都得以体现

  倡建三条铁路 其一连接港岛

  南北铁路快线:

  由新界北跨境口岸至港岛核心地带(如金锺),建一条时速达160公里,只停数个重要核心区、全程只需约半小时的铁路快线,连结双城核心区。

  延长北环线(铁路):

  把铁路延长至沙头角口岸,与深圳地铁18号线衔接。

  增建沙头角铁路及架空公路:

  把现时粉岭连接沙头角的沙头角公路升级,建成架空干线和架空铁路,两线并行,沿车站上盖建商贸住宅区。

  打通“南金融”“北创科”动脉

  “香港要摆脱单一的中环视角,发展城市双核心,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尽快在新界北和港岛核心区之间兴建一条快速铁路。”方舟表示,香港发展“南金融、北创科”的双核心布局已成社会共同愿景,随着未来港深高度融合发展,未来北都在10至20年的总新增人口将超过50万,势必对北都来往港岛和九龙之间的日常通勤带来庞大的交通压力。他强烈建议特区政府除了将北环线(铁路)延长至沙头角,另建一条沙头角至粉岭的铁路和架空干线公路,并尽快规划兴建一条连接新界北至港岛核心区的快速铁路,以应付未来庞大的交通需求。

  闢沙头角线与深圳地铁衔接

  方舟指出,东铁去年向南延伸至港岛金锺段的延线虽已通车,但九卡列车的载客量只有12卡列车的八成,“即使加强班次到两分锺一班,也仅能勉强达到12卡车的客量,难以应付未来‘北都’增长的人口和交通容量需求。”

  “尽快兴建一条连接‘两中心’的快速铁路迫在眉睫!”方舟强烈建议,可参考巴黎RER大区快铁等大城市的铁路网络,从新界北的跨境口岸,建一条时速达160公里,直达港岛核心区(如金锺),全程只需半小时,只停市内数个重要核心区的快速铁路。

  为拓展及加快“北都”东部的发展,方舟建议把现时规划并拟施工的北环线(铁路)由古洞向东延伸,途经坪輋/打鼓岭、莲塘/香园围口岸至沙头角口岸,并与深圳地铁18号线衔接。

  此外,把现时由粉岭至中英街的沙头角公路,以架空铁路模式建设一条新的“沙头角线”铁路经济带,在铁路沿线车站上盖建造数个新的“公共运输引导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的TOD开发片区。与此同时,把现有的沙头角公路升级为架空干线公路,并与新建的沙头角铁路两线并行,满足区内居民及深港两地的通勤需要。

  “香港以往一个大型工程从规划到投入运作,动辄需要至少20年,实在过慢。”方舟认为,要实现“双中心”的规划发展,这条“南北铁路快线”及“北都”东部的双铁路和架空干线就要尽快规划和兴建,而非等到北都新发展区迁入居民时才开始进行构想和“研究”,“交通先行模式正是改变香港过去旧有都市规划的重要契机。”方舟语重心长说道。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