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李家超接受央视访问:追回时间 追回成绩

2023-06-29 04:02:58大公报 作者:刘旅程、吴俊宏、黄钇淼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李家超接受央视访问,提醒香港市民要警惕破坏力量搞“软对抗”。右图:香港街头红旗飘扬,喜气洋洋迎接回归祖国26周年。\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香港回归26周年纪念日前夕,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上任将满一年,他形容过去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既要积极又要谨慎,因为每个决定都会影响700多万名香港市民,所以要多听意见,回应市民的要求。

  李家超表示,黑暴和疫情虚耗了很多时间,香港现在要追回时间和成绩,希望用最少时间,追回最大的回报。他强调,虽然香港社会回复平稳,但破坏力量仍在,经常在犯法红线下做“软对抗”,“我们要特别警惕”。

  “破坏力量经常在犯法红线下搞‘软对抗’,这个更要警惕。”

  “在通关以后,今年前5月访港旅客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消费方面呈现出活跃状态。餐馆、旅游景点人潮涌湧,非常热闹。”李家超接受央视访问时说,香港最近情况不错,整个社会活起来,动起来了,老百姓更开心,对香港也更有信心!7月1日香港特区成立26周年,当日会有很多不同的庆祝活动,以及各类优惠活动,多项交通工具及娱乐文化活动亦免费。

  “每个决定 都影响700多万人”

  李家超坦言,这一年工作繁重,意义重大,所以一定要积极,但也要谨慎,“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香港700多万市民”。他形容自己是一个“心急的人”,每件事情都希望更快的推进,但这不代表推出政策前不作周详考虑。这一年引进了多个新的措施,包括在内部引入“红队”的概念,让“红队”扮演一些反对意见的角色,从不同范围的角度去发声,去研判政策,确保做既定政策时,可以没盲点。此外,李家超亦重视体制建设,他成立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确保跨局、跨部门的政策可以落实执行成功。

  李家超明言,有一些国家针对我们的国家,采取攻击、打压,除了在经贸、科技实施所谓制裁等措施以外,也可能在民间做一些破坏。“这些势力不希望香港在‘一国两制’上成功,因此我们要更努力,把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到成功”。他续说,香港社会总体平稳也非常安全,但上述破坏力量不会放松,政府已感受到有“软对抗”的力量,试图借不同领域作出破坏,所以香港在国家安全方面要警觉也要警惕。

  “去不同城市 扩香港商机”

  履职将满一年,李家超认为香港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可以按照短期、中期、长期来分析。在未来,施政方向会主要针对土地房屋、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等长期问题。比如北都的发展,既包括土地房屋建设,也包括产业建设,还要跟国家发展全面融合、跟大湾区建设全面融合、互惠互补。

  另外,李家超说未来还要去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扩大香港的机遇、商机。他期望可以尽快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助力香港经济发展,同时也与周边区域共同发展,以及会继续跟香港不同界别的领袖、成功人士到不同的城市,推广香港的商机和吸引力。

  李家超强调,现在香港是一个由治及兴的关键期,疫情和黑暴已虚耗了很多时间,“香港要追回时间,追回成绩,追回在世界的竞争力”。他希望凭借政府团队提升效力和团结,以及社会各界齐心一致,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追回最大的回报。

  “港车北上”启动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7月1日“港车北上”启动,李家超直言非常受欢迎,“推出以来申请人数超过6倍,这代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另一个新阶段”。

  李家超指出,其实很多香港居民一直以来都希望可以自己开车到大湾区不同的城市探访、商务、旅游等。他强调这次是个开始,“现在已经看到一些新闻故事,讲述香港人在‘港车北上’之后计划到什么地方吃东西、买东西,去哪个地方玩等等。”

  “香港好玩,吸引力特别强”

  李家超自言是个很心急的人,他在施政报告里提出,每年要定下目标,要引入35000个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在香港推出一繫列吸引人才的方案后,短短五个月内,已经收到84000个人才申请,其中已批准49000个申请。五个月已经成功吸引了差不多50000个高端人才,这代表香港有吸引力”。

  香港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李家超细数香港的吸引力:税率较低、税收繫统简单,位处亚洲中心,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此外,还正打造国际创科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不仅是一个城市,它还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公营医疗、文化、艺术,不同的中心都在香港,香港既好玩,又可以发展,所以它的吸引力特别强”。

  轮候封顶、面积封底 市民住好些

  希望通过大量推出房屋、土地供应,解决数量问题的同时,力争解决房屋面积问题。

  “房屋和土地是香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我上任之后,立即颁布了新措施:(轮候公屋)封顶、(单位面积)封底。”李家超指出,他上任时市民轮候公屋平均需时6.1年,他提出要在五年内降到4.5年。同时,李家超还推出了各种政策,包括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让市民在等上楼期间有暂居地。

  另外,李家超又提出单位面积“封底”,新建单位的实用面积不可小于26平方米。他指出,香港市民的平均住房面积,与其他城市相比不太理想,希望通过大量推出房屋供应、土地供应,解决数量问题的同时,力争解决房屋面积问题。

  “要用好香港的独特地位”

  拚经济、拚发展、拚竞争力是李家超的施政目标,这包括政策、领域、人才和人手等元素。他指出,首先要巩固和扩大香港自身优势,香港固有的四大优势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另外也要发展四个新兴优势: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八大中心之外,香港还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优势。大湾区建设带来庞大机遇,各市优势互补,“我们要用好香港的独特地位,香港是背靠祖国、连通世界的最佳地方”。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