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有内地法学专家表示,今次仲裁擦亮了湾区仲裁国际化、专业化品牌,未来将吸引更多境外当事人选择大湾区仲裁。\资料图片
大湾区协作融合发展成果显著。近日,广州仲裁委员会收到东南亚某国企业递交的一宗投资纠纷案件,通过在亚太经合组织官网率先上线的“线上争议解决平台”(APEC-ODR),由港、澳、内地仲裁员联合组成仲裁庭在线调解后,快速调解结案。
内地和香港法律界人士均认为,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合作的经典案例。他们建议香港主动参与内地的仲裁案件,期望大湾区内更紧密合作,融合各地资源,用好香港法律上的独特优势,推动仲裁专业化和国际化,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仲裁中心。
大公报记者 敖敏辉、龚学鸣
据报道,东南亚某国企业近日通过广州仲裁委APEC-ODR平台递交了一宗标的额(合约价值)10多亿元人民币的纠纷案件,该案由港、澳、内地仲裁员联合组成仲裁庭在线调解,当事人在该平台上开展“同步磋商”,仅用24天双方就达成调解结案,刷新了广州仲裁委受理涉外商事纠纷案标的新高。
擦亮湾区仲裁国际专业品牌
“三地仲裁机构、仲裁发挥各自的线上仲裁平台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高效调解涉外商事纠纷案。三地仲裁力量是一个整体,擦亮了湾区仲裁国际化、专业化品牌,未来将吸引更多境外当事人选择大湾区仲裁。”华南仲裁创新与法治发展研究院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凯表示,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合作的经典案例。
近年来,以广州仲裁委为代表的内地仲裁机构,培育和吸引了大量优秀仲裁员,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仲裁资源,主动参与国际竞争。2020年,广州仲裁委制定并发布的《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广州标准”),是全球首个互联网仲裁标准,通过远程开庭审理,降低当事人因距离遥远而在争议解决时产生的高昂交通和时间成本。现时,“广州标准”已得到多家内地仲裁机构以及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机构的认可和推广。
专家:港应主动参与内地仲裁案
“这些年,内地仲裁界链接全球资源,把仲裁这块蛋糕做大了。”刘凯认为,香港仲裁在国际化、专业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拥有体量庞大的专业化、高素质仲裁员队伍。但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要进一步向前,必然要全面融入大湾区,主动对接内地仲裁平台、技术和资源,才能实现优势最大化,推动香港仲裁做大做强。而内地仲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必定要借助香港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香港都必须和大湾区内地开展合作。他建议,香港应该主动参与内地的仲裁案件,同时,吸引内地人才进入香港仲裁机构,推动大湾区内部双向融合。
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议员、执业大律师容海恩认为,要融合粤港澳三地的仲裁资源,需要在制度上作出一些创新安排,构建一个创新的产业体系。她说,香港是中国唯一一个实行普通法制度的城市,现在已经有很多国际法律组织落户,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仲裁地之一。她期望香港成为中外国际法律人才的培训基地,“政府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培训机构来培训香港需要的法律人才,除了对基本法、普通法的认识,还要有国际事业,也要对粤港澳大湾区有认识,才能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仲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