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陈茂波:精简发展程序9月生效 积极加快造地

2023-07-24 04:02: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现届政府致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质”造地建屋,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以“精简程序 加快造地”为题发表网志,提到精简发展程序的《2022年发展(城市规划、土地及工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将于9月1日生效,可惠及不同发展项目,当中包括北部都会区及交椅洲人工岛。条例生效后,大型项目由“生地”变“熟地”所需时间可压缩到约七年,一般公营房屋项目亦可由以往最少六年压缩至约四年。

  陈茂波表示,大力造地建屋是本届政府的施政重点之一,政府已经锁定未来7300公顷土地的供应来源,超出了《香港2030+》报告预计2019至2048年间6200公顷的土地需求;而未来十年,“熟地”的供应量将达到约3300公顷,当中超过一半将来自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这两个策略增长区。

  未来10年“熟地”供应3300公顷

  过去土地供应量曾受发展程序掣肘,不过立法会早前三读通过《2022年发展(城市规划、土地及工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陈茂波指,《草案》精简了城市规划、收回土地、填海、道路和铁路工程等法定程序,可惠及不同的发展项目,包括北部都会区及交椅洲人工岛。

  大项目地皮“生变熟”压缩至七年

  他续指,过去类似的大型项目从立项起,往往要待十数年后才能有首批“熟地”推出;在精简法定程序后,有关时间可压缩到约七年。

  至于一般公营房屋项目的土地由“生地”变“熟地”所需的时间,亦可由以往最少六年压缩至约四年。

  陈茂波又提到,除精简法定程序,政府亦已提升内部行政流程的统筹。发展局成立了督导小组,全面检视涉及各范畴的程序,理顺和统一审批部门所采用的标准和定义。至今已推出了多项与11个范畴相关的精简措施,亦提高了审批过程的透明度和确定性。

  为配合《草案》,陈茂波透露发展局成立了督导小组,将全面检视涉及各范畴的程序,理顺和统一审批部门所采用的标准和定义。他亦承诺,政府会继续提升建造业的生产力,包括应用科技,同时吸引新人入行,并以“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作为辅助,避免劳动力不足而制约本港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