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谢展寰《大公报》撰文斥日方以邻为壑 “垃圾扫邻居门口”

2023-08-07 04:02:46大公报 作者:赖振雄、刘硕源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谢展寰反驳日本排核污水谬论。

  日本声称福岛核污水最快今个月排放,日本驻港总领事馆人员包括日本驻港总领事冈田健一,最近频频就排核污水一事四出游说,更声称核污水处理过后可以饮用,希望特区政府要顾及港日关系,不要加强管制日本食物进口。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今天在《大公报》“高官论坛”发表文章,重申收紧日本水产进口有根有据,质疑日方把核污水排海,性质俨如“把垃圾扫在邻居门口”,做法不道德,强调特区政府重视和日本保持良好关系,但不能放弃保护香港的食物安全和市民健康。

  餐饮业界与多位立法会议员力撑特区政府作出必须的防范措施。有议员批评近日日本官员的言论完全是倒果为因,只看自己益处或方便,伤害别人,以邻为壑。

  日本驻港总领事冈田健一日前接受电视台访问时,声称福岛核污水处理过后,放射性物质“氚”的浓度只是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的七分之一,把福岛的“处理水”排放到日本附近大海不影响生态和食物安全。他更声称,若香港禁止日本食品进口,可能对香港声誉造成损害,甚至破坏“港日关系”。

  收紧日本水产进口 保护市民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今天在《大公报》“高官论坛”发表文章,再次就为何要收紧日本水产进口,逐一解释。他不点名驳斥日方人员最近死撑福岛核污水排海的言论。

  谢展寰强调,多位本地专家指出,辐射物质可以在海洋环境和生物中积累,排放核污水长达30年,绝不能轻视对海洋生态和食物安全的风险,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必须作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香港的食物安全和市民健康。他强调,计划收紧来自日本有风险地区的水产是有根有据,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五月在日本福岛海湾内捕捉的一条海鱼,发现体内放射性元素“铯”含量超标180倍,反映在某个环节或地方曾经出现不寻常情况,可惜日本政府至今都没有一个整全的说法,只是反复强调福岛的鱼不会作食用和出口。

  “坐巴士也有风险” 说法荒谬

  谢展寰又提到,最近听到一个新说法,指现代人类社会生活,免不了要面对各种不同风险,并举例搭飞机和坐巴士也会面对风险,不能要求零风险。谢展寰批评,有关说法完全混淆两个重要概念:自愿性的风险和非自愿性的风险。“一个人出外搭巴士,或是为去远处而搭飞机,是个人选择,愿意接受相关风险;可是把一些别人不愿意接受的风险,强加或者是转嫁于别人,就完全不同了,不管风险是如何的低,如何的小,强加或转嫁非自愿性风险都是不应该和不道德。”

  议员斥日方倒果为因 损人利己

  “把发生意外后的核污水排海,把垃圾扫在邻居的门口,以及为自己益处或方便,作出可以让别人不便甚至伤害别人的行为,性质上是有相同之处的。”谢展寰重申,若日本政府对处理核污水有信心,应该在本土寻找使用或处理方法,把核污水排海将会造成海洋生态和食物安全的风险,也必然会引起邻近地区的紧张,这是自然和合理的反应。他强调,香港重视和日本保持良好关系,但不能放弃保护香港的食物安全和市民健康,加强管制日本水产进口是受害人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正常和底线做法,客观的人都会见到谁是谁非。

  “日本官员的言论完全是倒果为因,纯粹是只看自己益处或方便,伤害其他地方的行为!若日本认为核污水无问题,为何他们不使用反而排出大海?”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葛珮帆认为,若日方真的珍惜与内地和香港的关系,就应该叫停排放计划,倘若因为特区政府收紧水产进口,导致港日关系受损,责任全在日方。

  “反对日本倒核污水,不只是香港,还有韩国,日本当地的渔业人士,甚至全世界!”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主席陈凯欣认为,面对福岛即将排放核污水,特区政府必须立即“落闸”,甚至扩大禁令至全日本的水产品。本港的水产供应充足,来自世界各地总有替代品,市民不用担心。

  专家:核污稀释 实际上不会消失

  核污水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核污水排海的危害不容忽视。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今年五月在福岛海湾内捕获到放射性元素超标180倍的海鱼,包括本港学者在内的多国专家均指出,国际原子能的报告显示仍有无法去除的高致命性放射性元素,长期食用受辐射污染的食物有机会令人患癌风险增加。

  甲状腺癌风险大增

  核污水中包含氚、锶、铯、碘等放射性元素,若误食带放射性元素食物,或令基因受损,严重可引致癌症或不育。今年5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海鱼许氏平鲉体内放射性元素超标,放射性元素铯含量达每千克1.8万贝克勒尔,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所规定标准的180倍。若人体暴露于高剂量的放射性铯下,可能产生恶心、呕吐、腹泻、出血、昏迷,若长期暴露,恐增加罹患甲状腺癌风险。

  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美仪早前曾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提及核污水仍存在7种或以上放射性元素,认为稀释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即使核素过了半衰期,也不会骤然消失,“就像将10颗弹珠放在装有一公升水的容器中,说已经稀释了,但实际上它也不会消失”。他举例,核污水中易致癌的放射性元素铯137和锶-90,半衰期就长达约30年,长期威胁人类健康,对子孙后代造成危害。

  日式餐厅早作应对 转用其他地方食材

  公众关注福岛核污水何时排入大海,但日本驻香港总领事冈田健一日前接受本港传媒访问时表示,不知道核污水何时排入大海,亦不知道排放前会提早多少公布。香港是日本第二大食物出口的地方,本地餐饮业界关注带来的影响,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现时不少鱼生刺身均已不是来自日本,举例三文鱼普遍来自挪威和加拿大,甚至内地养殖场,品质有保证,就算政府禁止日本十个县水产品,也有替代品。

  口味不同 品质不变

  有日式餐厅负责人表示,日本早前宣布即将排放核污水后,专营鱼生刺身的日本餐厅,生意已经下跌两至三成,相信正式倾倒核污水后,将有两至三成店舖难以继续经营。

  不过,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认为,现阶段预测日式餐厅出现结业潮言之尚早,初期或会出现信心问题,但现时除日式高级餐厅直接从日本进口海鲜,鱼生刺身等均来自其他国家,“三文鱼来自挪威,鲍鱼来自南非,要寻找替代品并不难,虽然口味可能略有不同,但不代表品质下跌。”

  他又表示,有业界担心,将来特区政府加强对日本海产的检测,会影响直送香港的运输时间,举例清晨捕获后,以往在香港下午三至四时已空运到港,若稍迟两三小时,可能会影响晚市供应,但有关情况并不普遍,影响较小。他又估计,日后更多食肆会在餐牌列明海产的来源地,加强食客信心。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