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学生今天终于开学了,专家呼吁要调整心态,轻松应对。\资料图片
“苏拉”日前袭港,全港中、小学押后至今天才开学。进入新学年,莘莘学子准备新的学习阶段。面对新环境、新同学,加上新的课业挑战,不少学生担心自己能否适应,亦有部分家长过于紧张,同样出现“开学前焦虑”。
有公立医院医生指过去数年间,本港公立医院青少年精神科的求诊人数出现轻微上升,除了新冠疫情影响,遗传因素及本身性格等都可能是成因。医生呼吁,无论学生和家长都要调整心态,切勿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放松绷紧的情绪,轻松迎接新学年。\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毋须戴口罩 畏惧真面目见人
葵涌医院高级临床心理学家苏玉芝表示,过去五年,医管局辖下青少年精神科的求诊人数轻微上升,除了疫情影响,出现情绪病也包括多种原因,在生理上可能有遗传因素影响,心理上也可能与本身习惯看待事物较负面有关,“有时再加上与朋友的关系、学校环境,以及被希望出人头地的社会环境要求,都是可能导致青少年患情绪病,而开学可能只是个小的触发点。”
此外,疫情过后,不少学生不戴口罩反而不习惯。苏玉芝称刚升入中学不久的学生,大家可能互相还未见过“真面目”,很多人会因别人是否能接纳真实的自己而感到焦虑,“不少中学生最担心自己是否被团体接纳,他们会因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而焦虑,进而减少社交。”
在学生开学的同时,很多家长或照顾者也会随之产生焦虑情绪。“经常有家长说,担心开学后儿子无法适应新课业的压力,或者儿子最近要考试,自己反而夜晚难以入睡,这些都是过于感同身受的表现。”苏玉芝建议,家长在鼓励和理解孩子的紧张情绪的同时,也要适时关怀和照顾自己,不要把所有时间和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也避免为孩子添加压力。
调整心态作息 遇不快要倾诉
苏玉芝说,新学年开始,学生首先应梳理情绪,做好准备,“明白紧张和担心是正常的”,也要调整作息时间;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定量的体能活动;另外新学年也可设定新目标,制定出每日“To Do List ”(要做的事清单),设定实际的期望。当面对焦虑情绪时,切忌对自己太苛刻,可向身边信任的人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