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通关复常后,港人“报复式”北上消费,反观本地零售业“复常”不似预期。港人不留港消费,关键是北上食、买、玩性价比高,而且选择多元、有新鲜感。
以港人周末最经常做的活动─逛商场为例,深圳不同商场各具特色,让人逛得心花怒放。笔者早前在福田区某大型商场閒逛,下午三时南北风味食肆,依然见到排队等食的人龙。
反观香港商场,基本上“五十年不变”。除了名牌店、百货公司外,特色店寥寥可数。各商场除了档次不同外,逛商场不会予人有惊喜的感觉。
说到“夜市经济”,香港基本上没有真正的夜市,庙街、女人街让人感觉在走下坡,那里卖的东西,到淘宝一搜全都有且更便宜。若晚上到深圳水围走走,你会发现那是白天看不到的另一个食、买、玩世界。
推动“夜市经济”须拆墙松绑,除了有政策支持,更重要是需主动求变,吸引市民消费。这方面一定要有贴地的新思维,相信这些简单事务不需什么理论家去研究,去深圳、浙江、山东几个地方考察一下,相信就有不少启发了。